这些年,张先生和他的Coopor发声不多,直至数日前收到一张名为“内外”的设计分享会邀请函,很有些字少事大的意思,才发现他惯于憋招。很荣幸地参加了整场活动,这使我对“内外”终于有了解读:所有产品,都是内核外化的结果。
Coopor库柏科建常州“木库”活动现场
而向来通过建筑作品实现“独立”与“共享”并存的青山周平先生,已然是对“内外”有着深层思考又反复实践的人了。
在“内外”以外,吕晓辉先生“围炉夜话”的一席清谈,更将内循人本、外敬天地的设计理念娓娓道出。彼时夜色如幕,活动闭环,Coopor于心底明亮动人。
作品 是内心的外化
“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去看他的作品。”
对于青山周平,大家都不陌生。从《梦想改造家》开始,这个北漂至今已16年的日本建筑设计师,在中国的土地上实施了大量“改造”。带着《改变城市生活的空间》,青山周平在Coopor常州公司展开了一下午的作品分享。
在青山周平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将落后、嘈杂、粗砺与先锋、安静、精致相结合,让民族与世界相关联,把独立与共享相融合。
这种美好,看似简单,它的难处在于:将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相结合,让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相关联,把一种态度与另一种态度相融合。
设计师问答互动环节
他在江南·半舍的设计里,用大面的窗取代大面的墙,让人与自然处于看见与被看见的彼此依赖之中;
在深圳窄酒店的设计里,将原住民的生活习惯刻入,通过对窄道的留存,希望来来往往的游客们,在居住体验中将在地文化生动领略;
在苏州城最古老的中心改造有熊酒店,则谨小慎微地把旧时的江南文化完美重现,让私家园林的精致从每一个细微处流露出来,形成一种雅俗共赏的大美之境。
通过系列作品的呈现,青山周平成为时代热门,就变得顺理成章。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的理想:让礼貌、谦恭、细致、包容、分享成为各种关系的主导,去成就前路的美好。
“江南半舍”案例展示
“窄酒店”案例展示
“有熊酒店”案例展示
术 是道的外化
“设计就像种子之于土地一样,只有根植于场所,生命才能得以延续”
江南·半舍在村落的群树间,隐约透着点点荧光。挂炉装置里,大红的火苗包裹着几块方木哔啵作响,四面的落地窗在夜色里变成镜子,映着这暖屋中围炉夜话的景象。半舍主人、青山周平、吕晓辉、赵毓玲等老师落座正中,来自苏州及周边城市的设计师围坐,屋里空间有限,楼梯上也坐满了人,一时间走路的地方都难以腾出,却是极为安静。
“江南半舍”活动现场
传道、解惑,氛围浓烈,犹似古时的清谈。乡间入夜,早早就四下寂然。围炉的一众却是兴致高昂,最后力邀吕晓辉老师打开作品集进行新一轮的分享。
吕晓辉的分享,更多在作品之外,是对于人与土地关系的思索,城与乡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以及如何以设计语言将在地文化、生活美学、品牌精神完好传递。
吕晓辉进行设计分享
当有人提问“怎样的设计师是好的设计师?”时,吕晓辉的回答是“思想 技术的统一”。我非常认同,并将它转化为个人的理解,那就是道与术的缺一不可。术是设计的基本功,为了将道落地,没有技术的沉淀,一切理想都是不可实现的。道是更高境界的追求,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最终拉开优与良距离的,往往是对行业外信息的认知与获得。
最终,在吕晓辉的总结语中结束了本次活动,定格画面是他本人对设计理念的喻释。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青山周平,还是吕晓辉,他们都用设计作表达、作规劝、作指引,传递他们的价值观:放低自己,敬畏天地,置身自然,遵循规律。
好的产品 永远分享价值观
“这个世界需要艺术家,也需要专家,Coopor专注精致木作与墙面材料。”
通常写到这里,通篇结束。但如果那样,对本场活动的发起者Coopor犹显不公。
那么不如让我们讨论一下,为什么作产品的Coopor要做一场这样的活动,甚至是未来将持续不断地举办这样的活动?
Coopor库柏科建实体物料展示
我的答案是,好产品已经不用再强调自己的术业专攻,不会罗列一堆大众看不懂的数据参数来为自己做背书,而是应当输出某种价值观,从而吸引拥有相同价值观的客群。Coopor发展至今,已经拥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与理念力量来达到这一层级,因此,让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群汇聚在一起,分享互动,思考讨论,才是它的品牌职责所在。
感谢Coopor,也期待Coopor在生命长河中,缓缓跃动,浮光鎏金。
万科品牌合伙人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王痴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