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政协筹备会向国内外发出了征集国歌词谱、国旗和国徽图案的启事,得到热烈响应。
著名画家徐悲鸿推荐以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这首歌的歌词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前进!进!”有人提出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否过时,周恩来认为这首歌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但今后还可能有战争,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因此还要居安思危,还是用原词。这样,政协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之前,将这首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政协会议在应征的数千件国旗图案中,对上海的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进行简单修改,然后将它确定为国旗图案。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关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国徽图案因应征的方案不够理想,便邀请专家另行设计。1950年6月,国徽审查小组确定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设计的国徽方案。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①和齿轮。它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最初表述为麦稻穗,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改为谷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