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省博物馆)
文物名片
刻填汽锅
出生:近代
籍贯:云南建水
就职单位:云南省博物馆
(“源于泥土——建水紫陶艺术展”在岗)
汽锅是云南建水陶中的典型器物,其色泽夺目,质地细腻,工艺上乘,既是生活用具,更是艺术精品。展柜里的这件汽锅从器盖上写的“耿宪文敬献,稚公惠存”可知,这是一件赠予的礼物……
你说这个耿宪文,送啥不好,非要送口锅,有点让人“背黑锅”的意思
这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锅。收到这件礼物
的“稚公”想必会很高兴呢!
哦,这有啥说头
这就要来说说汽锅的历史了。汽锅是通过锅内突起圆腔气嘴,以蒸汽把食物炖熟。最早的建水汽锅不过是粗陶器,外形为直锥形,外表无装饰。因为需求量太少,甚至一度停产。可以说,此时的汽锅依然是盒饭都吃不上的路人甲。
接下来的情节我知道,这个“土锅”要么是掉下山崖得遇大师,要么就是捡到绝世秘笈
还真差不多
时间来到20世纪初,建水碗窑村出了一个叫向逢春的人,也就是眼前这只汽锅的作者,他是把建水紫陶推向全国、世界的先驱。
哦,紫陶界的高高手。
向逢春在制作花瓶等物之余,开始改造汽锅,尝试着将原来直锥型改为扁圆形,锅身增加了短直口,围足,狮头锅耳,这样的造型以曲线为主,具有了统一协调的效果。
这是外部形象整容
更为关键的是,他采用了细腻的紫泥(五种泥混合制成)制坯,在坯体上书画、隽刻、填以白泥,烧成后再经过鹅卵石打磨,即按照制造紫陶烟斗的程序进行制作。这样一来,原本质地粗糙的汽锅便呈现雅致的一面,与紫陶烟斗和精美花瓶类似,成为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嗯,这是内部气质提升
1933年,向逢春制作的汽锅,选送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展出,汽锅从此走向世界,建水紫陶汽锅也就成为建水紫陶的代表器型。
“土锅”逆袭成功!
这只汽锅,出自大师之手,本身就珍贵。下铭“兰有幽香”,是夸人道德高尚;盖上有“调和鼎鼐”,可不是说菜做得好,是用商武丁问政傅说的典故,指政务处理得当,虽然这个词一般是形容宰相的,但拿来夸“局座”大约也不错
用汽锅做的菜,当属汽锅鸡最为有名,位列十大滇菜之首。送这个礼物还可以关心“局座”时不时吃个汽锅鸡滋补一下身体。你说这个礼物妙不妙?
咳,这心思绕的!
最好这个“局座”有点文化,不然就是抛媚眼给盲人看了。要我说,这个展览办得还不够好
哦,你有何高见
要是在展厅门口炖一摞紫陶汽锅鸡,来参观先吃一碗,那才叫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完美展览呢
喂,快醒醒,擦擦你鞋子上的口水
策划、撰稿、编辑:陈金珊 校对:陈一览 审核:叶之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