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梦幻西游科举答案大全答题器(梦幻西游科举答题器在线)

发布时间:2023-07-25 04:23:4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青浦教育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2022年3月,青浦区教育局发布《在线教学背景下第七届名优教师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相关要求》(以下简称《要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深入研讨落实《要求》的相关事宜,形成针对七项履职任务的具体方案和通知细则。全区1700多名名优教师积极投身于线上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加强教学设计、变革教学方式、有效设计作业(活动)、引领团队发展、实践研究项目等工作,持续积累实践智慧,增强专业才干,引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开展“空中课堂”,在教书育人和教育科研上不断创造新业绩。

巧用应用程序 助力线上教学

初中数学示范教师 许超

问题背景

2022年3月,全市中小学开启线上教学。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各学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活用各应用程序辅助教学,有效完成线上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初中数学的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解决策略

利用思维导图备课,促进知识可视化

知识可视化是用图形图像的手段构建、传播知识,目标在于表达知识体系,帮助学习者构建、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初中数学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强调教材的知识衔接。知识可视化有助于数学知识的表达,促进教师对知识的传播,帮助学生厘清数学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思维导图是知识可视化的一种形式,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教师可以将数学各知识建立联系,以可视化形式传授给学生。

例如,在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中,通过单元教材分析,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如图1是利用思维导图将第六章各课的内容可视化,可以清楚了解第六章各知识内容的安排。然后以单元为整体,对各课时知识点整合,通过思维导图将内容可视化,进而进行有效备课。如图2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把内容细化为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法和应用。同时,通过思维导图也可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 第六章思维导图 ▲ 一元一次不等式思维导图

用好思维导图这一应用程序进行备课,可以将数学单元与单元间、单元下各小节各课间建立起数学知识网络图,可细分到某一知识点具体解题过程,促进数学知识可视化。此外,学生能在可视化知识情境下,主动学习,探索发现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深入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

视频编辑空中课堂,

实现知识重组化、共享化

知识共享是线上教学的一个特点,也是线上教学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共享是线上教学质量的保证。空中课堂面向上海所有学生,由于各校各班学情不同,无法全部照搬运用。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需要根据班级的学情对“空中课堂”的内容进行重新编辑,切片重组后的资源也便于师生间共享。

例如,在《6.3(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这节课中,通过前两节课以及本课学习可以总结出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图3所示,运用Camtasia视频编辑软件将6.3(3)这一节空中课堂视频进行再编辑,22分钟的原视频截取其中的例题,详细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通过学习再编辑的视频内容,学生能清晰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步骤。

▲视频编辑空中课堂

运用Camtasia等视频编辑软件对空中课堂视频进行编辑,以提供给学生适用的教学内容。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将知识内容切片重组后,视频仅为几分钟,是相关知识点的核心内容或总结内容。利用视频编辑软件,不仅促进数学知识的重组,也便于学生课后收藏学习以及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能享受到丰富的学习资源。

利用在线教学软件,促进师生交流互动

线上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是因为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课堂上师生如何进行充分的互动。线下教学时,师生面对面,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而线上教学时,师生处于网络环境,缺少线下彼此面对面的物理环境,课堂展开师生互动显得并不容易。如今,各种在线教学软件都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功能,比如问答、投票、屏幕共享等,以此来提供在线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机会。

如在《6.10(3)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求解方程组,引导学生类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解此题。用腾讯会议软件中小组讨论功能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这样教师可以在各小组间巡视观察学生合作交流情况,也避免了所有人一起讨论导致课堂秩序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此题的各种解法。如图4所示,学生利用晓黑板app,以小组为单位将解题过程以及语音述说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成果交流,这样,教师在巡视学生小组合作时也能及时了解各组学生学习成果,并及时反馈交流,促进师生间有效交流互动。

又如在该课中,为及时巩固学生所学,教师将课前用问卷星平台制作好的题目发送给学生,学生在完成问卷星里所有题目后,教师可利用问卷星自动批阅功能,及时掌握学生练习情况。如图5所示,教师待学生提交问卷后,能实时获取学生练习情况,如正确率多少,有多少学生选了其他选项。基于平台的反馈数据,教师请学生交流错误答案的原因或者解题思路等,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评价反馈。利用此项功能,课堂练习互动的过程在线上比线下要显得更便捷、更及时。

▲ 晓黑板app交流成果 ▲ 问卷星平台学生练习数据

线上教学互动交流虽是挑战,但如果能运用好在线教学软件相关功能,不仅能为课堂师生互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与充分的机会,促进师生间有效的交流互动,也能得到一些线下教学时不易获得的反馈信息和统计数据,促进教学的及时调整和补授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施成效

实施线上教学以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学生能主动讨论问题,能进行自主学习,作业完成率100%,比在学校的完成率要高。从课堂到课后作业,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所提升,这样的网课也获得家长的一些好评。

▲ 学生主动讨论问题 ▲作业完成率 ▲家长反馈

善用平台资源 赋能教学过程

——以小学数学《体积》第一课时为例

小学数学示范教师 徐晶

问题背景

在线教学时,老师们无法如线下教学一般面对面跟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导致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大打折扣”,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思考和探索,课堂效率低下。如何改变单一枯燥的“只听”模式,让屏幕前的学生主动融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在线教学的课堂质效?下面以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体积》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我对在线课堂的初步尝试与探索。

解决策略

运用切片视频 创设感知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体积”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因此,让学生明白、理解概念是第一个难点。我利用空中课堂切片视频,通过鲸鱼和潜水员身体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所占的空间有大也有小,从而顺理成章地揭示体积的基本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随后,我请学生举例说说“( )所占( )是( )的体积”。通过对身边的桌子、苹果、数学书等实物为例的表达,学生逐步理解“体积”这个概念含义。(见图1)

▲图1

用好抢答器 强化反馈指导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ClassIn [抢答器]的功能,每次都邀请抢答手速最快的学生来举例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连麦的形式进一步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结合身边的例子用数学语言表达体积的内涵,培养数学表达能力。

课后,我通过查看学生个人[学习报告]中的[活跃度],尤其是[发言时长](见图2),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位学生的上课发言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

▲图2

立足视频墙 增强实践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概念的本质,在探究环节,我设计多个小实验,并借助平台的ClassIn [视频墙]等功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验证,掌握体积“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见图3)。

▲图3

通过木棍(长短相同、粗细不同)和词典(封面面积相同、厚薄不同)的观察比较,学生发现,在直接比较物体体积时,不能只比较某一方面,要全面比较才行。通过操作演示将一杯圆形玻璃杯中的水倒入方形玻璃杯,学生验证,两个杯子中的水,虽然水的高度变了,但体积没有变化。通过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或者将其分成两段的动手实验,学生理解,在不计算损耗的情况下,同一块橡皮泥,不管是捏成各种形状还是将其切成几块,它的体积没有变化,体会体积的“守恒性”。

多渠道互动 激发学习积极性

为了有效整合“市-区-校”作业资源,在互动练习中,我精心设计相关练习,充分利用软件功能优势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增强知识内化。

1.填空题:采用了[小黑板]功能,让学生直接在老师发送过来的小黑板上进行答题(见图4)。

▲图4

2.判断题:充分利用[答题器]的优势,由老师先设定正确答案,学生进行选择(A表示正确,B表示错误),教师端会及时呈现出学生的答题情况(见图5)。

▲图5

3.学情分析:在教师的[教学报告]中可以查看[题目正确率]和[学生正确率](见图6、7),为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起到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图6 ▲图7

通过这样多样化、趣味性、及时化的互动模式,激发了学生在线教学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此外,结合本节课的知识,我布置了两个操作小实验(见图8),供学生们自主选择、尝试,并通过作业窗口进行上传(见图9)。

▲图8

▲图9

反思感悟

通过对ClassIn互动软件直播功能的深入挖掘,寻找适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工具,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教师讲解、课件学习、同伴交流、连麦互动、分享表达、实验体验等多种途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吸收和内化、迁移和运用,进而提高了线上教学质效,增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END】

稿件来源:区教育局人事科、区教师进修学院

声明:

邮箱:shqpjy@126.com

青浦教育

微信号:qingpueducatio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