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亦舒经典小说喜宝(亦舒小说喜宝的经典句子)

发布时间:2023-07-23 08:23:57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似乎又掀起了一股名著改编风,而且多以知名女作家的作品为主。

例如,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做为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葛薇龙这个家道中落的书香世家出身的女学生,在战后香港的遭遇,颇有点让人唏嘘,一个大好年华的年轻女孩,没有好的出路,白白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和青春。

而很多人也发出了感慨:“年少时不懂张爱玲,人到中年却很能理解张爱玲~”而亦舒作为最知名的情感作家,在小说界的影响力,不输张爱玲。

张爱玲,或是亦舒,探讨的都是女性在时代变迁下的境遇和自我探索,爱情不过是讲述她们人生的一个途径,以爱情为突破口,那些十八,二十八,三十八,四十八的女性画卷也就徐徐拉开。

《喜宝》之于亦舒,也算的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相比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清冷和现实,以喜宝为代表的女性就更加显得冷血和势力。

喜宝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出了名的浪荡子,母亲靠一己之力抚养喜宝长大,喜宝很争气,凭借自己的聪慧,考上了圣三一学院。

这个让聪慧这样的富家女都艳羡的名牌大学生身份,却是喜宝不能承受之重,高昂的学费已经快压垮她,她起初靠男人,熬过第一年,却因为和男人脾性不合,很快闹掰,而接下来的学费,则成了生活里的难题。

在机场做销售的母亲,扶养她成人已经用尽气力,很快母亲也要远嫁澳洲,退掉香港的房子,在香港,喜宝将会成为孤家寡人,没有地方住,没有亲人,只有等待付的学费,这种身世背景的交代,就可以知道,喜宝是一个把钱看的很重的女孩,她吃过许多苦,很早就知道任何事要靠自己,因为这份隐忍和韧劲也不可避免的滋生出一些不好的性情,比如冷漠,比如势力。

喜宝说,她要很多的爱,如果没有,她就要足够的钱,这个钱到底多少才足够,喜宝没有说,喜宝也不知道,足够温饱,有一隅避身,不再被学费,生活费所困扰,安安静静埋进书堆里学习,或许就已足够。

电影之于小说,除了那些经典句子,在剧情段落上做了很多删减和错位,比如喜宝妈妈的去世,小说是放在临近结尾处,喜宝的妈妈如愿去了澳洲,嫁给了知道看起温暖的男人,脱离了贫困辛苦的生活,可喜宝妈妈却婚后不久过世,过世原因语焉不详,喜宝猜测,妈妈或许是厌倦了这种依靠男人,辗转漂泊的生活

而和勖存姿一家的纠葛也做了不小变动,喜宝和他仅仅在聪慧生日宴上见了一面,就确立了恋人关系,这段关系,一开始更像交易,喜宝有了最大颗的钻戒,有了高耸的城堡,有了锦衣玉食,不必为学费,生活所奔波,享受着这个半百老人的宠爱。

而在和勖家其他男眷感情处理上,和聪恕的感情,更倾向于聪恕的一厢情愿,而在小说里,在勖存姿出现之前,喜宝并不反感这个二少爷的示好,而聪恕对待喜宝的痴迷,不单单是喜宝是他喜欢的人,还在于这是第二次父亲和自己抢女人,并且大获全胜。

而在勖家女婿,家明这个同样外来者的戏份上,将汉斯的戏份嫁接给了家明,家明在小说中就是有些喜欢喜宝的,只是他是一个聪明人,从来没有逾越,甚至在杀害汉斯这件事上,他成了最大帮凶,而在电影里,并没有用过多篇幅交代勖先生是如何发现家明喜欢喜宝的,只是在聪慧婚后,直接给了家明一个死亡的结局,这个处理在整部电影里,都是略显突兀的,勖先生,这个身份,杀个人可能是有办法逃脱制裁,可杀的是刚进门的女婿,就未必有这么果敢决绝了,说到底,勖先生是个精明的商人,在女人和利益面前,他的权衡必然是价值最大化的。

电影之于原著,最差的就是结尾,这也是豆瓣口碑只有3.3分的原因之一,结尾里,那个嘴里念着爱的喜宝放弃了勖先生给她的万贯家产,消失了,而聪慧去北京开始了新生活,聪恕结婚。

亦舒的小说里,爱钱,现实,看得清来路,是她主角的一贯特色,正因为这些女孩没有头脑发昏的去盲目拥抱爱情,才让亦舒的小说独树一帜。

喜宝应不应该落魄而终,喜宝是不是必须放弃勖先生的遗产,才能标榜自己是一个独立干净的女孩,从故事一开始就给了答案,她擦干眼泪,让司机把车开了回去,她知道自己要用多少代价换取多少回报的年轻女人,并且能够接纳那份结果,她们怎么就不是果敢,独立,有气节的呢?用物质与否去评价一个女性的品质,不单是武断还有些许的鄙夷和粗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