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心理健康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发布时间:2023-07-19 02:24:47

  前些天,被朋友圈的一个宝妈朋友给逗乐了。还真不是第一回在朋友圈见到此类的吐槽了。

  孩子上个幼儿园,不过两三年时间,硬是把无数个妈妈生生逼成了“艺术家”,除了上天入地,简直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记得我小时候,幼儿园作业是这样的

  现在的宝爸宝妈告诉你

  年轻人,too young too native

  带你来实地感受一下

  什么是幼稚园的魔鬼训练营

  奇葩的万圣节南瓜节作业

  这位宝妈的手艺就问你服不服?

  女儿今年上小班了

  上周,老师布置的任务是用树叶作画

  秋天了,树叶倒好找,可是要贴成一幅画

  想象力真是不够用了

  听说中班还要用豆子作画

  我一个朋友,买了红豆、绿豆和小米

  得一颗颗黏上去,花了好几个小时

  说眼睛都要看瞎掉了

  这位更绝了

  老师让孩子用纸壳做屋子

  实在无能为力

  跑去寿衣店买了个楼房

  幼儿园动手有一个很常规的项目

  叫做带雪糕棍到学校做扇子搭房子,夏天还好

  但你能想象大冬天的全家总动员吃雪糕

  拿里面的雪糕棍子的情景吗真的是透心凉

  请问这位家长这个海底世界是怎么做成的

  孩子上了三年幼儿园

  小区偷过树叶

  工地偷过pvd管沙子

  满世界去买各种饮料瓶

  和捡破烂的抢纸盒子

  去市场买各种豆类米类

  而且是论斤买

  幼儿园老师让带瓶盖

  网购也来不及了

  瞬间,我就变成拾荒者

  见着垃圾桶就探头

  要不是同事拉着我就上手翻了

  微博上还直接火了一位妈妈,这位妈妈估计不堪折磨,终于爆发了!

  现在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宝妈宝爸工作压力很大,平时陪孩子的时间都很少,幼儿园为了增进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布置一些亲子手工作业,初衷倒是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手工作业的难度显然已经超越孩子的能力,变相成了考家长,孩子无法参与其中,显然就背离了亲子教育的初衷。

  不过,我也要帮着宝爸宝妈一起来吐槽一下,科技小制作、废物利用小制作、手抄报、读书卡、窗花以及美术作品,每个星期都要孩子做好几样。赶上节日,还要评比展示。这不是陪伴教育,这简直是要命啊。

  但需要提醒的是,幼儿园的手工作业,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完成的过程,孩子能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再通过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从作业中学到知识。作为父母更多是陪伴和启发,而不是为了评比和成绩越俎代庖,如果孩子在过程中参与太少,即使现在通过家长获得很好的名次,在以后的独立生活中碰到挫折,也会不知道怎么去面对的。

  我很赞同,在孩子最美好的时光,我们的宝爸宝妈一定要多花点时间来陪伴他们,毕竟孩子转瞬就会长大,你的这些陪伴,都是孩子一生永远的记忆,而且以后也再无法弥补。这对于孩子发展一个良好的性格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不过,孩子终将长大成人,我们的保护和爱能伴随他们走过稚嫩的童年,成年以后的人生却需要他们自己去管理和筹划。

  大部分宝妈有了孩子都会关注孩子的保险问题,我也经常会接到朋友们关于给孩子买保险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想给孩子买份重大疾病保险,不知道是买终身好还是定期好?”

  关于这个主题,我没有单独开篇,但是在写如何给孩子买保险的文章多少都有提及。

  首先,在给孩子买保险这件事上,重大疾病保险一定是越早买越好,因为保费会便宜,相信这个大家都应该清楚。因为重疾保险的保障期限有终身和定期,很多家长会出现选择综合症,这里我先表达一下态度:

  给孩子买保险就像给孩子规划人生,你要做的基础责任是保障孩子到成年,而成年以后的路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和筹划。

  所以,给孩子买重疾险建议选定期保30年即可。

  除了应该让孩子在成年以后应该独立认知风险,而不要过于依赖父母丧失财富管理的能力。从保险专业的角度,我说说为什么建议孩子选定期30年,而不必选保终身的。

  我会分三种情况对比购买定期重疾和终身重疾的差异:

  一、孩子成年后,经济独立时身体健康

  大多数孩子长大以后都是健康的,这时候可自由选重疾险。就算在孩子小的时候投保终身,30年后这几十万保额经历通胀,肯定不够覆盖未来治疗费,这一点大家简单对比一下现在和20年前的人民币购买力就可以知道了,那么在孩子成年以后必然时候增加重疾保险的额度才能覆盖未来的保障的。所以,现在选定期和终身,就只是未来加保时保额的小差别。但是,从保费的角度来说,选择终身与选择定期30年比,终身方案前20年年保费差别近10倍,而且,孩子30岁加保时,保额200万和150万所需保费差别对生活影响可能非常小。所以这种情况,显然儿童选定期就够。

  二、万一,指万一不幸在30年内发生重疾

  极少部分孩子在30年内发生重疾理赔,不管买终身还是定期,理赔过后能再买重疾险概率都较小。也就是说,发生重疾理赔后,再购买重疾产品,保险公司一般都会拒保了。但是理赔之前,定期的缴费远少于终身,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现在选定期显然比选择终身要划算的多。

  三、孩子30年后因为健康问题可能影响投保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情况如果现在健康时购买重疾不是划算很多,不然以后有健康问题都没有办法在购买了。因为我搜集的都是市场上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最近有朋友找我出方案,准备投保的时候很多都因为健康问题而没有购买成功,所以成年以后因为健康问题无法投保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这部分人虽未达到重疾标准,但健康状况可能导致未来投保加费或拒保。

  和情况1一样,买终身和定期未来都需加保。如果要加费,那区别就是,当时买定期重疾的孩子成年后需要比买终身的孩子增加更多的保额,这部分保额能值多少呢?如果结果是拒保,那就是都加不了保,虽然因为之前购买了终身重疾而多了几十万保额,但是前20年,每年多要交几千,累积数万甚至10万元保费,考虑到通货膨胀,这样是否值得呢?虽然终身但现在每年多交这几千块钱对家庭却可能产生不小影响。

  除此之外,少儿重疾产品和成人重疾产品在产品设计上也些差异,就拿大白现在重点推荐的慧馨安少儿重疾,产品涵盖的重疾种类涵盖了少儿高发的重疾,比如:白血病、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重症手足口病、严重原发性心肌病、严重瑞氏综合征、疾病或意外所致智力障碍、严重脊髓灰质炎、严重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针对这些疾病,他会有双倍保额的赔付,这些设计在成人重疾保障里面是没有的。而我们挑选少儿重疾的时候,这些少儿高发重疾能否覆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量点。

  所以,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大白建议从保障出发,为孩子选重疾险没有必要一步到位,确保保额充足,定期至30岁左右就够。毕竟孩子的一生非常长,父母能陪着走的路不多,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人终将学着长大,在孩子长大的时候,让他自己感受一次风险和财富管理的洗礼,有助于他长成自己独立的人格。

  当然,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希望自己能为孩子考虑的更多。如果家庭预算充裕,在少儿定期重疾的基础上加多一份终身重疾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一份终身重大疾病保险是每个成年人的首选保单。

  给孩子投保,保额充足是关键,在此前提下,可以根据家庭的预算进行选择。

  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在下方回复,也可以直接联系我,微信:baoxianguihuashi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