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国美京东苏宁对比优缺点(京东国美苏宁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3-07-15 22:24:26

  下面是笔者看到的内部资料,做海尔对京东说不的进一步分析,告慰不明真相的群众。

  海尔对京东说不

  《站在海尔一边,为海尔加油》

  前段时间,电商价格大战汹汹来袭。在电商大战关键时刻,海尔突然对京东说不。很多人不理解,以为海尔是不是疯了,得罪电商老大。甚至还出现了海尔的出面辟谣。以笔者对行业的分析,尤其是看到这份海尔的资料,我来分析一下,以飨读者。

  首先,一句话:电商和传统平台互相张牙舞爪,摔死的却是别人的孩子,这种事太无聊,太无耻了。

  “海尔有实力说不”

  2009年海尔营收1200余亿,2010年海尔营收1300余亿,2011年又是1500余亿。而且,据统计数字说明,海尔白电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京东据说是B2C的老大,但是京东在2011年净营收210亿(算他300亿又如何)。两个企业的规模差别可想而知。但是,和海尔一样的国内外大型企业大品牌比比皆是,京东在此时不顾厂家利益,上来就没完没了的“价格战”,实在是不智之举。说句通俗的话,在没有话语权的时候拍桌子非常危险。本来厂家就怕京东做大了来一个“客大欺店”,结果你还没大呢就这么“横”,这还了得!

  而且,海尔据统计有几千甚至上万家海尔品牌专卖店,每年营业额据称可以和国美苏宁相媲美。换句话说,人家根本自己有销售产品的舞台。管你什么电商、水商。

  “厂家总是在受气”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需要拉动内需,为什么?因为内需不够,不管是老百姓没钱还是老百姓不愿意或不敢花钱,结论大家都很清楚:中国是买方市场。所以厂家和经销商进入零售销售平台的成本非常高,进店费,促销费,推广费,人情费,这费那费多了去了。你去谈业务,随便找个招商的、采购的,都要看人家脸色行事。很多商家号称是不允许收好处,别开玩笑了,不收好处你们给办事吗!你以为给了好处就完了吗?不是的!进不去要花钱,进去了还要不停的花钱,名目多了,做宣传啊,店庆啊,主推你啊,乱七八糟,钱钱钱。完后呢,他还打价格站,对外说是自己的钱,说是投资人的钱,其实这里有很多事厂家的投入,谁又能讲的清楚,谁又能给你讲清楚。

  “支持中国厂家向电商说不”

  如果说你打价格战,损失的仅仅是一些经销商、厂家(供货可能是厂家直供,也可能是经销商)的一些利润,那也就罢了。关键是你影响了中国其他所有的渠道,包括3C、商场、甚至超市,甚至很多全家赖以生存的夫妻小店,最终从总量看影响最大的就是各个厂家了。

  中国无论是什么原因,结果是一样的——没有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没有创新。你别看不起劳动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业,他可支撑了无数家庭无数人,利润微薄,销路可怜。过去几年还有家电下乡,玩不动了只能再打能源补贴。这么可怜了,你们还打价格战,谁玩得起啊。

  iphone你怎么不敢降价!受损失的基本都是国产厂家。

  “厂家不是东郭先生”

  表面上是价格战,但是谁都知道,无非是电商要跑马圈地,往远了看是电商和厂家之间话语权的博弈。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说国美多厉害,苏宁多厉害,“格力对国美说不”什么的。你们不觉得吗,厂家已经从那次和国美苏宁的合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了,“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啊,厂家已经有了国美苏宁这样的活爹,不想再在培养销售平台过程中吃亏了。

  电商大战的主角很有趣,打的旗号是帮老百姓省钱。看着这句话,我狂笑不止。电商电商,你总归是一个商业模式,必须有利润的获取,然后进入再投入的过程。通过你的服务,你的特点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现在你说为老百姓省钱,其实未来还不是要赚钱的,不赚钱你吃什么,你的员工吃什么——还靠投资吗?别逗了,那些财大气粗的投资老板吗哪个是真来花钱玩的!哪个不是想着上市圈钱。

  务实吧,为中国老百姓做点实事好不好。

  (转载请邮件告知:kingwillbeback@126.com)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