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新捷达2013款配置(新捷达2013款参数)

发布时间:2023-07-15 19:24:11

前言

2014年,宁波奉化区某银行内,年迈的杨大妈情绪激动,她一遍又一遍地要求银行工作人员查询自己银行账户,在得到工作人员“卡内没有余额”的明确答复后,杨大妈两眼一黑,差点昏倒过去。

2013年,杨大妈因家中拆迁,得到1300万巨额补偿,年过半百突然“暴富”,杨大妈以及家人喜不自胜,为了让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值,在“熟人”的陪同下,杨大妈将这1300万全部用来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

可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这些本应存在银行的财产,非但没有任何利润增长,就连本金也全部消失不见,这样的消息让杨大妈无法接受。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巨额财产会不翼而飞?杨大妈把钱存入银行前,究竟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后来这件事是如何处理的?

“暴富”后的抉择

据了解,杨大妈家住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2年绍兴市很多地方进行大规模拆迁整改,杨大妈的家正好处在国家规划的拆迁范围内,一夜之间,杨大妈成了人们眼中羡慕的拆迁暴发户,得到了1300万拆迁补偿款。

一个普通人拥有1300万,无疑是一笔巨额财产,这些钱足够让杨大妈一家在当时的浙江省会杭州置办房产并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杨大妈的眼界可不止于当下,在得到一千多万的补偿金后,杨大妈想的是如何让自己的财产不断增值。

于是对理财没有任何研究的她,开始不断向熟人询问各大银行的存款利息,“暴富”的杨大妈打算购买理财产品的计划,被别有用心的人传了出去......

2013年的一天,自称是银行职员的“吴某”主动找到理财无门的杨大妈,吴某一身职业装扮、谈吐大方得体,给杨大妈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二人从家常聊到国家大事,聊了半天终于进入正题,

“大妈,选择有的时候可比努力还要重要,我就是在银行工作的,许多人购买我们的理财产品,现在身价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吴某不经意地感叹道。

杨大妈一听“身价翻倍”,立刻来了兴致:“什么理财产品?你在哪家银行工作?我最近也打算理财,但是我不懂,你能不能帮我提点建议。”

二人相谈甚欢,话题一度深入到如何实现杨大妈财产增值、身价翻倍的计划,只是此时欢天喜地的杨大妈并不知道,正是这次谈话,让她差点血本无归......

精心骗局

吴某不断对杨大妈进行诱骗,说自己是奉化农业银行的职员,向大妈推荐理财产品,谎称近期银行为了冲刺存储量,特意规划了惠民的活动,也就是存款人将资产存进银行满一年后,除了原本的利率一分不会少之外,存款人还可以得到高额的“存款补贴”,而“存款补贴”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十三,

众所周知,普通银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一般在2%~3%上下浮动,杨大妈如果选择将1300万全部存入普通银行,粗略来算,一年可以获得三十万左右的利息,按照吴某的说法,如果她选择将1300百万存进吴某所在的银行,一年存款的收益可高达一百六十万左右。

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美美地收获160万年收入,任谁听了都会动心,再加上当时银行为了揽储,常常会推出一些惠民活动,杨大妈丝毫没有怀疑活动的真实性,反而为自己能够得到这样好的消息而感到满足。

为了能够尽快稳妥地把钱存入吴某银行,杨大妈经常询问吴某存款的相关事宜,见猎物已经“上钩”,吴某开始实施更加周密的“计划”。

吴某语重心长地嘱咐道:“杨大妈,我们银行这次高额的存款补贴活动是秘密进行的,因为高额的补贴款已经违反了银行的竞争条例,但是奈何各大银行间的竞争压力太大,我们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您可得答应我,千万不能把我们银行13%的补贴活动说出去啊。”

杨大妈听到后,明显有些不放心,自己分明是光明正大的存款,选择的又是大银行,怎么还要躲躲藏藏呢?

吴某立刻解释到,“咱们当地的大老板,都这样存款,才能越来越富有,您第一次接触,有疑惑不相信也是正常的,不过要是过了银行规定的期限,就是您想存,我也帮不了您。”

就这样在吴某的花言巧语诱惑下,杨大妈彻底失去了判断能力,决定将自己已经存在其他银行的1300万全部取出,存到吴某所在银行内。

很快到了吴某和杨大妈约定的存款日期,在银行外面,吴某紧张地告诉杨大妈,到达银行内部,一定要少说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躁动。

另外,在柜台办理业务时无论工作人员怎样劝导都一定不要开通短信提醒服务,因为这些都是秘密进行的,短信提醒会泄露杨大妈的个人信息,就这样在吴某的全程“操控下”,杨大妈将1300万全部存进银行之内。

从银行出来后,为了确保杨大妈不会告知亲朋好友,以及在日后有所察觉,吴某又开始对杨大妈进行“说教”。

“大妈,回到家中此事一定不要声张,另外一年之内也不要查自己的银行账户,这么高的金额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啊!”

此时的杨大妈已经完全信任吴某,她连忙点头,回到家中,杨大妈十分讲诚信地遵守着她和吴某之间的计划,以至于从来没有告知家人,自己和吴某的计划。

让她感到奇怪的是,没存款之前,每天都要问候自己的小吴,怎么在自己存完款后,人间蒸发一样,不再来看自己。

不过杨大妈也并没有过多去想,她天真地以为,一年后她的银行账户就可以多出160多万的现金。

巨额财产“不翼而飞”

2014年末,杨大妈特意早早赶到宁波市奉化区农业银行内排队准备取钱,排到杨大妈时,工作人员礼貌接过存折,只是接下来的消息对杨大妈来说如同晴天霹雳。

“大妈您是不是记错了?这个存折里没有余额啊。”

听到银行工作人员这么说,杨大妈突然从椅子上跳起来,

“怎么可能啊!你再查一遍!一年前小吴和我一起在你们银行存了1300万,算上你们的活动,现在我的账户应该将近1500万才对!”

随后工作人员多次查询杨大妈的账户确定存折里没有任何存款,便询问杨大妈,小吴是谁?而且,工作人员告知杨大妈,银行从来没有举办过任何高额存款的活动。

杨大妈一听顿感眼前一片漆黑,差点昏倒,因为涉及的金额巨大,银行经理和工作人员纷纷安慰杨大妈,并询问事情的原委,杨大妈这才把她和小吴之间的“秘密”公之于众。

警方接到银行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随后杨大妈拨通小吴留下的电话,没成想这个号码竟成了空号,这时杨大妈才意识到自己真的遇到了骗子!

1300万不是小数目,杨大妈在银行外面放声大哭,为自己当初的一时冲动和贪心后悔不已,如果这钱找不回来,自己要靠什么养老啊!又要拿什么和家人交代!

警方表示他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找回杨大妈的钱,同时将这个不法分子小吴捉拿归案。

案件发生后,警方高度重视,立即展开侦查,很快警方发现当地以及周围的省份,陆陆续续发生类似诈骗案件共计几十起,涉及总金额高达五亿人民币。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被骗人群几乎都是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且家底丰厚老年人群体,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以“高额”回报对老年人进行欺骗。

很快,一名邱姓女子的账户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几乎所有的被骗账户存款,都汇入该账户中,通过调取监控,民警们发现邱某并没有和储户直接接触,那么她是如何暗箱操作将存款“套”到自己名下的呢?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警方与银行进行核查时,银行明确表示,从来没有举办过“高额利息”的存款活动,

通过共同协作办案,民警们在银行监控中发现一个银行内部的可疑人物祝某,吴某将被骗的储户带到祝某所在的银行窗口,在储户们第一次输入密码后,祝某故意要求储户第二次输入密码,看似是让储户们确认密码,实则是让其确认为邱某汇款,这样微小的动作,如果民警们不仔细查看根本看不出端倪。

关键是,这类案件并不仅仅只在一家银行发生,难不成多地的银行都有“内鬼”?

为此警方再次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很快警方就查出了原因,

原来邱某将自己伪装成富商身份,私下对多地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邱某向工作人员们表示自己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银行的储存率,不仅如此还会给每个工作人员10%的佣金,唯一的要求便是,需要工作人员们自己找客源。

就这样银行工作人员,在邱某高额利益诱惑下,成为了邱某手底下的诈骗业务员,经过警方的不懈努力与银行的积极配合,很快以邱某为首的九名不法分子全部落网,并追回了部分赃款。

在警方的帮助下,杨大妈终于拿回了属于她的1300万存款,其他受害者也拿回了相应存款。

结语

主犯邱某的诈骗手段,其实并不高明,但是她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贪婪,面对巨额财产,很多人都会被蒙蔽双眼,一时失去了判断能力,最终导致被骗的局面,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自然也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还望大家提高防诈骗意识,遵纪守法是本分,厚德载物才坦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