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不少餐饮人都明显感觉到,包子热起来了。
从夜宵摊起步的包馔夜包子,从成都“一夜爆火”到魔都上海,在上海创下排队4-5个小时的壮举,并在创立一年的时间内就开店160 。
在疫情中诞生,同样在成都起步的李与白包子铺,一间65平米的小店每天可卖出近六千个包子,其凭借着超高的人气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当地包子品类超级代表。
地产大佬也被包子的魅力征服,跨界卖包子。前万科副总裁、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在北京国贸开了家“包子铺”,主打“包子 咖啡”,名人效应让他的小店很快走红,同时他的小店还做起了团餐的生意。
为何平平无奇的包子突然有了网红属性?包子品类要爆发了吗?
01
全国大连锁包子品牌寥寥
事实上,包子品类本身就隐藏着极大的潜力。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早餐市场规模可达2万亿,虽然早餐品类众多,但包子却独占鳌头。
包子在早餐场景拥趸众多,但包子并不局限于早餐场景,午餐、晚餐、夜宵都可以卖。同时,包子自带刚需属性,南北通吃,老少皆宜。最重要的是,包子容易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易于复制,连锁化、品牌化的潜力很大。
包子资本化也早有先例。此前,巴比食品上市,成为“中国包子第一股”,就给了行业从业者无数希望。
巴比创立于2003年,以早餐场景切入,主打人均4-6元的手工鲜肉包,很受上班一族的青睐。2020年,巴比以3000家门店和近10亿元人民币的年营收成功敲钟上市。截至2021年12月底,巴比门店达到了3800 ,总市值高达86亿元。
但巴比之外,包子这个优质的品类赛道跑出的全国性知名品牌却很少。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一部分老字号品牌发展较慢,像狗不理、庆丰包子铺、鼎泰丰、小杨生煎、老盛昌汤包馆等品牌,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开店数都不多,最多的庆丰也才270多家门店的体量。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包子品牌大都是在区域发展很好的“地头蛇”,还未成功扩张至全国。
02
传统的包子越来越不传统
包子,中国人最日常的食品之一,早餐是其最主要的消费场景。
不过从去年开始,平平无奇的包子中有了一些“异类”,它们以超高的人气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并开始有了网红属性,比如李与白包子铺、包馔夜包子。
// 李与白包子铺
李与白包子铺创立于2020年,以“包子就要现蒸,臊子就得现炒”的理念扎根成都,主打产品是川味酱肉包,同时还有现炒臊子面、现熬粥品和传统小吃三大系列产品,覆盖了全天候用餐场景。
考虑到年轻人不仅追求味道口感,还追求视觉效果,所以李与白在包子的颜色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黑色的黑猪肉黑金包、绿色的现炒蔬菜小笼包,以及红色的“开运大红包”等。
如今,李与白已经走出成都在全国铺开。
截至7月4日,李与白的门店数量已达到131家,覆盖全国11个省份21座城市。据了解,李与白的开店选址首选街边店,其次才是商场店,在门店空间设计上,选用了蓝白鲜明的门头与传统质朴的门店环境,形成一定的辨识度。
// 包馔夜包子
同样起家于成都的包馔夜包子,是区别于李与白的存在,其将包子带到了夜宵这一消费场景。
每天下午开门,凌晨三四点打烊,以“川味麻辣、火锅味小笼包”为主打产品,包馔打破了“包子惯常在早餐吃”的固有标签。
其实,包馔的SKU并不多,但在产品搭配上有所创新。除了早餐常见的豆浆、豆腐脑,包馔打造了“包子 气泡酒”“包子 咖啡”的新组合。
夜包子有四大特点:一是产品结构简单,易复制,只卖3款包子两款汤,和秘制蘸料、私家泡菜。整体sku不到10个;二是火锅味包子独一份,差异点明显;三是主打现包现蒸鲜吃,制造烟火气,产生羊群效应;四是只外带不堂食,降低投资门槛。
去年夏天,包馔在上海爆火之后,品牌开启了加盟模式,门店在全国快速铺开,如今数量已超过300家,选址大多在人流聚集的大众商圈。
今年5月,包馔还将门店开到了日本东京,向海外用户传递成都市井生活烟火味。
此外,还有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个人打造的毛大庆包子铺,采用“现炒、现包、现蒸”的模式,将地道的湖南菜装进了包子里……主打鲜肉咸蛋包、椒气包、婆婆麻麻豆腐包等6款包子, 还提供小米粥、豆浆和凉菜等传统早餐食品。
其有四大特点:一是包子 咖啡,聚焦写字楼白领;二是套餐售卖,覆盖午晚餐 ,三是开辟团餐蓝海市场,四是发力新零售,全城配送 卖调料 。
总的来看,近几年,包子品类在环境、品质、体验等方面的升级趋势愈发明显。这些火起来的新锐包子品牌,已经跳脱了传统包子的框架,正用“包子 ”释放一些新思路。
03
未来
很多时候,一个品类或品牌是否发展良好,从市场上有没有模仿者就可以看出来。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李与白的模仿者。他们或仿冒名称、或仿冒模式。或模仿视觉设计。
的确,一个品类或品牌的新兴阶段,也是野蛮生长的阶段,在创新意识匮乏、知识版权不够普及的餐饮行业,势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仿冒者,这并非是李与白一个品牌面临的问题。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在包品类发展和连锁逐渐成熟后,如何保障后续加盟过程中的品控,并且保证相关人才供应的充足,也是想进去这个赛道的创业者们需要思考的。
据数据预计,2025年我国早餐市场规模将达2.57万亿元。万亿市场规模下,中国早餐的品牌化、连锁化程度极低,且利润有明显的天花板,想要做好这个行当并不简单。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消费升级,街边摊、夫妻小店或许将逐渐被取,这对连锁品牌来说无疑是有利的。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来,还是需要把握便利、好吃、干净、实惠这些核心,毕竟中国人的早餐既传统,又有很多求变空间。
撰文:MR.rushi
编辑:五月
图片来源:网络
-END-
往期精彩内容:
荣膺“咖啡界奥斯卡”金奖,NOWWA挪瓦咖啡到底好在哪?
卤味觉醒|“一城一卤”打造潮流卤味新江湖
高价雪糕背后,谁剥夺了你的消费自由?
被赞“最具烟火气”,几何书店正带来“现象风暴”
绿码绿马,流量密码?
让新东方爆火的,不是双语直播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在看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