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说周杰伦终于要出新专辑的消息时,欣喜若狂的除了周杰伦的歌迷以外,还有沉溺了很久的华语乐坛行业人。
这张时隔六年的新专辑,终于确定将于7月15日与观众见面,而这,也被视作今年数字音乐专辑市场“唯一的”希望。
# 数专市场,
销量从几千万张跌到一两万张
数字音乐专辑(以下简称“数专”)的出现,原本是为了改变实体音乐行业落寞的窘境,通过付费方式支持音乐创作与版权保护。当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正是如今要回归的歌手周杰伦。
2014年,周杰伦联合QQ音乐发布了国内第一张数专《哎哟,不错哦》,销量达到17.5万张,销售额349万元,为数字专辑的发展开了个好头。
一年后,据艾瑞咨询报告数据,以歌曲为单位的版权音乐数量为600-700万,其中,中国新音乐集团(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的版权音乐在整体版权音乐中占比达到90%以上,中国在线音乐规模为40.2亿,增长了67.2%。
这种音乐行业的数专“盛世”到2021年8月27日,戛然而止。这一天,中央网信办发布文件要求加强治理“饭圈”乱象,随后两天,QQ音乐、网易音乐又相继对付费专辑和单曲进行限购。此后,华语歌手们发数专的积极性明显受挫。
如今翻开QQ音乐的2022年畅销专辑榜,你也许会错觉进了哪个K-pop野榜,榜单前列皆是BIGBANG、BTS、SUPER JUNIOR等韩团新专,他们中销量最高的BTS也只卖到281万张的体量,与过往动辄卖几千万张的数专盛世不可同日而语。
“几千万张”跌到“一两万张”,反映着数专销量断崖下跌的行业窘态。比如,今年1月初单依纯的新专辑《勇敢额度》上线后只卖了12035张,目前销量数停留在40369张,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及格成绩,昭示着非偶像歌手变现的困境。
去年,行业普遍认为限购令有望助力市场告别流量的裹挟,但很显然,非流量的实力歌手并没有等来春天。
回顾往昔,“数字专辑”概念的提出之初,行业是无比为之振奋的。彼时,华语音乐在历经了漫长的盗版音乐免费时代,行业反盗版呼声此起彼伏,人们曾天真地以为,数字专辑基于对音乐人作品的极大尊重,会成为赋能原创音乐人收入和发展的“救世主”。
# 周杰伦的回归,
会卷起一场行业风暴吗?
在行业整顿最严新规出现后,音乐版权价格也随之“扶摇直上”。音乐平台为了使自己手中的音乐版权价值最大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著名歌手们数字专辑的大幅度涨价。动辄20-30元一张的数字专辑像一个高门槛让想听歌的路人觉得“忍一忍也可以”。
除此之外,音乐行业人的努力,就是各家培养、打造新的音乐人,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快手联合QQ音乐打造的两季“12号唱片”企划,酷狗音乐推出的为音乐人出唱片的“星曜唱片计划”等,都在切实用数专的作品形式帮助原创音乐人。
但系统化的培养也并不是一蹴而就,数字音乐市场上仍泥沙俱下,大量的小型公司熟练地从网络流量池中寻找热点,快速炮制爆款单曲,传递音乐价值的工匠经验被大数据和营销冲散瓦解。
在这个时间,周杰伦推出“六年磨一剑”的专辑,希望能掀起一场行业风暴。
透过近期这支《2022年新专辑前导纪录片》,透过合作伙伴郎朗在微博暴露的蛛丝马迹,我们能推测出,周杰伦去巴黎筹备新专的时间点是在2019年,那么以他的创作能力,写新专辑根本不需要耗费六年之久。所以,可以相信这张耐心打磨多年的新专辑,或多或少带着周杰伦一种对现今音乐传播的反叛、对匠心唱片模式的坚守。
总结来说,在今年这个鲜少有故事发生的数专市场,在限购袭来、流量式微、氪金退潮之后,急需像周杰伦一样的歌手的新专重新树立起一个新的作品标准,用实打实的销售数据鼓舞数专行业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激活人们树立“数专听歌”的长期消费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