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镁光灯闪耀的篮球场上,一直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所畏惧,用夸张高超的肢体语言书写篇章,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观众席,然后成为媒体和球迷的宠儿。他们是真正的勇士——要知道,用一次惊险的动作完成进球来取悦球迷,远比用一次安全的跳投结束进攻来取悦教练要难得多。而如今,他们或因伤病,或因堕落,或因时光,最终慢慢淡出了球迷的视线,只留下美好的回忆。
1. 姚明
首先要强调的是,他能出现在文章里,并非因为他是中国出产的NBA选秀顺位最高、成就最高的国手中锋,我没有那么多的爱国情结,写不出易帝怒砍2分1篮板带领球队获胜的文章。写姚明,是因为他配。
从王治郅到巴特尔再到姚明,或许要再加上易建联和孙悦,NBA迎来送往了不少中国球员,比起其他几位临时工,真正在NBA站稳脚跟的,恐怕只有姚明一人。
抛开国人狂热的追捧,大姚也确实配得上9年接近1亿美元的合同——要知道,当年被姚明反复蹂躏的魔术杯催男,在休斯顿都获得了4年8800万的肥约,佩科维奇和小乔丹这种二流中锋都拿着一线明星的出场费,在伤病道路上锲而不舍的拜纳姆同学领着千万年薪去证明美国同样脑残儿童欢乐多。想想吧,如果现在姚明还能健康的站在丰田中心,他值4年1个亿。哪怕姚明只能拿一份老将底薪,我们的超人中锋和他的土耳山寨版都只能乖乖的去板凳上扮演联盟最贵替补内线组合,而不是讨论如何让二人在场上共存以及没完没了的交易流言。可是,有了姚明,要霍华德干嘛呢?百老汇不在休斯顿,纽约更需要这位Big版的娱乐明星。
当联盟叱咤风云的四大中锋凋敝的岁月里,姚明和奥尼尔是仅存的远古巨兽。柔和的手感,稳重的下盘,灵活的脚步,扎实的中锋技术和全面的中锋进攻手段,加上一手经常做客十佳球的妙传,就算会因体力让姚明在某些比赛中第四节选择性消失,也不妨碍他在前三节打爆你的内线。如果在2005年之前还可以说姚鲨对决是国人的YY,那05年之后就是真正的搏杀。小范甘迪用了3年的时间,彻底把一个灵巧型的技术流打造成无坚不摧的内线杀器,由于体重的增加,赛场上减少了比肩大梦的上海舞步,却让他的进攻技术彻底释放,摧枯拉朽般粉粹任何挡在身前的物体,然后把球放进篮筐。更为恐怖的是,他中投的命中率一直维持在高水准,恐怕联盟找不出第二支球队是让中锋执行技犯罚篮,要知道,这支球队里,还有麦蒂!职业生涯近85%的罚篮命中率让任何敢于对姚明犯规的人望而却步,我只听过“砍鲨战术”,你听过“砍姚战术”么?
诚实的讲,姚明确实有着很多缺点,比如体力问题(或者说人种问题?),因身高导致的速度偏慢,臂展不够,失误偏多。可伟大如张伯伦和奥拉朱旺,也有着不能克服的缺点。更现实的问题是,在奥尼尔和姚明选择携手退休不玩之后,你现在还能在NBA找到姚明这样技术与身体兼具的传统中锋了么?步行者的希伯特号称“黑姚明”,我不知道记者们是否真的看过步行者的比赛,能否在人堆里准确的分辨希伯特、大卫?韦斯特和保罗?乔治,这种姚明换上训练服就能把他分分钟爆出翔的水准,实在让人难以理解究竟这是“黑姚明”还是“黑”姚明。而被人寄予厚望的德怀特?霍华德,也从未证明过在11郎面前能够舍我其谁大杀四方,每每看到他们的对决,都像是姚明在给他上中锋培训课。至于其他人?总是一脸阶级斗争的帕金斯,水晶小鲨拜纳姆,膝盖与长相匹配的奥登,盖帽与被盖比率2:1的奇葩男洛佩兹,经常自己搞伤自己的博古特,进错行的喜剧明星麦基……他们连霍华德都搞不定,你能指望们什么?
姚明是NBA中锋最后的绝唱,黄种人的身体素质限制了他,哪怕给姚明一副奥洛沃坎迪的身板,以他的统治级表现,完全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时代,至少能送给麦蒂一副“姚明赠”的冠军戒指。休斯顿抠门的资本家老板和国家体育总局更是缩短了他的运动生涯,频繁的伤病多半始于疲劳和奔命。看看休斯顿火箭队在姚明退役后的光速坠落,看看中国队现在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你就知道,姚明之于球队的意义。
姚明的退役影响更深刻的,恐怕还在于中国男篮,恐怕10年之内,再难言强队。看看亚锦赛上内线的坍塌,伊朗的哈达迪,中国台北的戴维斯在中国队的内线呼风唤雨,让人绝望。被誉为姚明接班人的希望之星王哲林,在开赛前踌躇满志,开赛后彻底被打回原形,而这,已经是国内年青一代中锋最好的水准。重要比赛僵持时往往以暴制暴,中锋才是这种时段的绝对主角,外线球员得分毕竟有上顿没下顿,内线中锋的攻守水平直接决定了崩盘与否。犹记得媒体大赞其“超越同时期的姚明”,恕我眼拙,从技术到数据,我看不到任何相似点,而姚明无视各种外援和国内强手统治CBA的光景,以小王脆弱的内线存在感,恐怕只能祈祷坠落悬崖获取绝世武功了。
姚明如今已变身姚老板,与他的队服一起退役的,还有传统中锋最后的希望。
——“我不指望在NBA的人给予我尊敬,尊敬是靠实力赢得的,不是别人给的。”
2. 本·华莱士
这汉子绝对是NBA一朵奇葩。
在火箭队的海耶斯被阿德尔曼像小白鼠一样扔到5号位之前,大本可能是NBA最矮的首发中锋。虽然官方注册身高达到了2.06米,但你知道,很多时候NBA的官方数据并不比的统计局更靠谱。根据选秀时的体侧数据,大本的裸足身高只有2.01米,一个打前锋都嫌矮的身高,却长期霸占第一防守阵容中锋位置,还顺带拿走了4座最佳防守球员奖,身为非选秀球员,不但前无古人,也一定后无来者。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本?华莱士也是“96黄金一代”的成员。我想他一定不会忘记1996年那个夏天,在那届选秀大会上,大本没有收到任何球队的邀请,即使“西部第二中锋”埃里克?丹皮尔,都混到了前十名。抛开薪资不谈,在二人同时进入巅峰时刻的2003年,3个丹皮尔也换不来华莱士。当时凯尔特人的主帅米勒?卡尔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代表凯尔特人参加夏季联赛,但是之后教练却以身高不够为由,让本?华莱士打后卫,结果可想而知。
我想那个时刻的大本,心中必定五味杂陈。
好在最终上天没有抛弃他,NBA没有抛弃他,他幸运的收到了华盛顿子弹队的邀请,我们幸运的没有错过近10年间最佳防守天才的表演。
在华盛顿崭露头角之后,本·华莱士在魔术队又度过了一段蜜月,2000年-2001年赛季,底特律活塞队的总经理杜马斯力排众议,用当家球星格兰特?希尔作为交易筹码,把大本从奥兰多带到了汽车城,当时全世界都认为杜马斯疯了,愤怒的活塞球迷恨不能将他们的总决赛MVP丢进监狱去天天捡肥皂。而事实证明,杜马斯不是托马斯,底特律的复兴恰恰是从此开始。
和所有个子偏矮、依靠灵活敏捷拍盖帽抓篮板的大个子类似,大本的单防不过平均水准,但他钢铁般的肌肉外加满脸杀气,让他有一个防守球员的伟岸形象,精准的预判和突出的卡位能力,对防守篮板的嗅觉与封盖的时机把握,足以让他把握禁区上空所有圆形物体,加上中锋球员中S级的灵活脚步,总而言之,他是个顶尖的协补手。巅峰时期场均3.5次封盖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在过往十年间无人企及。
2004年迎来拉希德-华莱士后,大本开始他的完美人生。总决赛活塞五虎干翻湖人F4,是人们至今津津乐道的话题,也使大本的职业生涯和声望走向了顶点。
2006年,本·华莱士诀别奥本山,“大本钟”在奥本山宫殿成为绝响。
因为合同上的分歧,最终大本负气离开活塞转投公牛,也因此让他成为活塞球迷的公敌。可就此而言指责大本爱钱如命是荒唐的,在面对近2000万美金的报价差额时,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这笔巨款嗤之以鼻。何况,这是大本最后一次签下大合同的机会了,这座沉默的篮下金刚,在之前的六个赛季里,作为底特律复兴的领袖,三界篮板王四次最佳防守球员,并带队拿下了球队近15年唯一一座总冠军奖杯,但平均年薪却不足500万美元——是的,你没看错,这在当年只够支付夸梅?布朗半年的薪水,还不够给埃里克?丹皮尔的孩子们买甜甜圈。
我相信,在那一刻,大本心中想的一定不是这笔巨款,而是尊重。是的,他需要被尊重。作为一名非选秀球员,且职业生涯初期像被垃圾一样丢来丢去的天才球员,他需要被认可,他需要一个崭新的身份去跟全世界看低他的人和那些错过他的经理们说:You are wrong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只是,离开了底特律,离开了铸就了他的体系后,大本的职业生涯每况愈下,错位的使用,年龄,伤病,让他的星光逐渐黯淡,不复当年风采。
大本得到了尊重后,一夜间,就老了。
——“Rebounding isn't about the size of your body, it's about the size of your heart。”
3. 肖恩·坎普
钥匙球馆曾经陪伴西雅图球迷度过无数的或愉快或失落的夜晚,如今已渐渐成为泛黄的记忆,和这座球馆一起被封印的,还有肖恩?坎普,这个如今只能从视频集锦中找寻昔日风采的“雨人”,他和佩顿日复一日上演的气贯长虹的空中接力,是超音速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弧线。
当听到现在人们每每夸赞德安德鲁·乔丹的长人暴扣,贾维尔·麦基的篮上作业,以及布雷克·格里芬的颜扣经典,我都会想起他——肖恩·坎普,以及他划过球场,跨越所有人的惊鸿暴扣。
如果你有幸在90年代就目睹NBA,那肖恩·坎普,就是你不能绕过的记忆。在他身上,你能充分地体会到什么叫暴力美学,石破天惊,劈头盖脸,不可阻挡。坎普天生为表演而生,他绝少用上篮结束进攻,如果说其他扣将是在肆虐篮筐,那坎普简直就是在强奸篮筐。流氓会武术谁都挡不住,比起他流星一样的暴扣,小斯和肯扬·马丁这两位野兽派的后起之秀该庆幸没有同坎普生在同一个时代,麦基和德怀特也少了无数个充当背景的夜晚,至于小乔丹和斯威夫特之流,最多只配提鞋。10年间最接近坎普表演的,或许只剩下布雷克·格里芬,但无论从暴力和优雅的华丽结合,还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力劈扣,臂展受限的给力芬总是差着那么点意思,也因此注定了他只能当一个质量好一点的山寨版。而坎普当年携手联盟第二控卫取得66胜场与逆天的72胜公牛死磕的场景,给力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他身边站着当今第一控卫克里斯·保罗。
正因为如此,坎普也是整整一代人共同的遗憾,他的堕落速度实在太快了,一个缩水赛季,坎普的体重像失控的中国房价一样一路飙升,令人目不忍睹。而他的场上数据却像人民币的购买力一样直线下滑,不可遏止。等到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你甚至不能相信这个只能跳起一支两元装可乐瓶高度的丰满大叔,就是曾经叱咤联盟的凶残“雨人”。
当再也看不到他雨中漫步般轻松惬意的暴扣,看不到他血腥的篮上舞蹈,看不到他扣翻对手后的嚣张跋扈,无论对球迷和联盟来讲,都是莫大的遗憾。职业生涯大起大落的“雨人”,上演了美国版的伤仲永,也成为了所有NBA球员的前车之鉴——你挥霍的不仅是天赋,还可能是一生。
——“当你防守肖恩·坎普时,如何遏制他的进攻而不让自己成为扣篮的背景?”
——“当他冲向你的时候,把身子挪开。”
4. 史蒂夫·弗朗西斯
用纯正的地板流技术把防守队员晃到观众席上,随后再用一记劲爆的劈扣羞辱一下对手的内线——WOW,这是我对这家伙的第一印象。
虽然与尼克?杨分享了“单打王”的诨号,但很明显,弗朗西斯血统更为纯正——杨是贪恋球权,自己和对手都恨不能比赛就是1对1,弗朗西斯是无法防守,对手最不希望把比赛变成1对1。
以当年来看,他确实无法防守。
弗朗西斯的身体素质,在当时的1号位上,就相当于今天的勒布朗。正因如此,他的破坏力十分惊人,辅以110CM的弹跳力,一旦突破到禁区杀伤力巨大,被他扣成背景的中锋如果一一记录名字,我的稿费能翻一番。彪悍的身体造就了他彪悍的球风,不惧怕对抗,勇于冲击内线,出色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这些都使得他的扣篮具有相当强的观赏性。或许用一件事更能说明问题:2000年的扣篮大赛,近15年水准最高的一届扣篮大赛上,弗朗西斯惜败文森·卡特,他最后一扣除非遇到卡特,乔丹,J博士这样的非人类变态,否则次次都能拿到冠军。
他的地面技术也是联盟一等一的水准,技术和身体素质完美结合,并将街头篮球中的CROSSOVER运用到NBA当中,一连串的华丽动作信手拈来,这使得他的CROSSOVER犀利且轻巧,他的过人动作被剪辑成大段大段的集锦,至今在NBA赛场上仍然能够看到模仿和痕迹。
速度,力量,敏捷,罕见的身体素质,曾作为NBA代言人的一代天才陨落在2008年的夏天。伤病或许是一大原因,更大的原因在于,他90年代的英雄模式篮球已经不再被联盟所接受,等到同样类型的1号位再次大放异彩的今天,他已经英雄迟暮。如果时光倒退10年,我们的玫瑰状元和威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风光,跟大多数双能卫一样,多数都会成为场上的“毒瘤”,至于约翰·沃尔、肯巴·沃克之流,各队的教练定会弃如敝履,只能在垃圾时间秀一下他们惨不忍睹的投篮。那时的战术和观念远没有现在这样开放和前卫,1号位的地位也远没有像现在这般频繁出现在战术板上,PG的首要工作仍然是串联全队进攻,冲锋陷阵通常都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弗朗西斯,他的错误,是早生了10年。
如今,他的“兄弟”姚明依旧会出现在休斯顿火箭的媒体会上、在电视机上、在某国两会上展现他的魅力,但弗朗西斯,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只有好球员才会引起大交易,不是吗?”
5. 杰森·威廉姆斯
与弗朗西斯飞天遁地般的球风不同,威廉姆斯的统治力是在地面,体现在无人能及的控球和传球技术上,虽然他也很能飞。
可能年龄小一点的球迷不会认识这位30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年龄大一点的球迷也可能忘记了这位华丽的指挥官,没办法,这个联盟起码有一千个威廉姆斯,谁能都记得住呢。
但就是这个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老家伙,曾经拯救了国王队和ARCO球馆的票房,同时也拯救了90年代的NBA。
当1998年这名享誉大学的“白巧克力”登陆NBA之时,球风飘逸的威廉姆斯瞬间成为联盟炙手可热的人物。每个晚上他的炫目进攻手段和不可思议的传球剪辑,都会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展现在球迷面前,成为联盟吸引票房的不二法宝。他的新秀赛季球衣销量联盟前五——尤其当年充斥着乔丹,奥尼尔,韦伯,加内特,AI,科比等等数十个新/老怪物的联盟中,这几乎难以想象。
彼时的国王队球风妖娆的一塌糊涂,人人都是传球大师,尽管当时的国王队战绩平平,但全美转播场次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夺冠热门球队,如果要给一个参考,那看看04-06年的太阳队就可以了。作为这样一支队伍的主控官,威廉姆斯就像一道独特而绚丽的风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他的控球水准近乎妖孽,华丽的动作和诡异的步伐,足以让AND1九成以上的街球好手去打洞,任何防守他的人都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因为被人晃到球场外面真的很丢人——还记得与西雅图比赛时让加里?佩顿愣在原地的那个突破吗?而他的队友工作也不轻松,如果不全神贯注盯着他们的天才,那球就有可能传到他们的脸上。更没天理的是,如此不按常规的传球还极具观赏性,常常炫目刺激,匪夷所思——全明星新秀赛那个手肘背传抢光了全场的镁光灯,双胯下运球连一个360度转身左手翻传永远存在萨克拉门托老球迷的记忆中。
因为所在球队连年无法取得重大突破,2001年,威廉姆斯与灰熊队的迈克·毕比互换东家。在随后四年温哥华的日子里,名教胡比布朗开始逐步改变了威廉姆斯随性的球风,让他逐步褪去了令人眼花缭乱但失误率极高的打法,开始逐步变为一名教练员眼中的真正的控球后卫。
到了2005年,当威廉姆斯来到迈阿密热队时,曾经被球迷们尊称为“Whitechocolate”的威廉姆斯已经完全蜕变为一名将球安全推至前场,有空位就三分,没空位就传球的“标准”NBA控球后卫。
然后,他得到了生命中第一枚也是最后一枚总冠军戒指。
平心而论,2005-06赛季才是他的巅峰。他是冠军球队的首发控卫,他单场11投10中帮助迈阿密晋级了总决赛,他在总决赛场均12分5次助攻为球队赢下了总冠军。
可是,很少人会记得。
人们依然对“手感无法复制,想象力征服全美”的紫衣风流少年郎魂牵梦萦,尽管这段时光很短暂。以2001年为元点,前后二十年间,在地面作业上没有任何人能与之相比,包括Magic约翰逊。近几年来联盟涌现的PG严重两极分化,要么是急先锋,要么是老成持重,唯一有点灵性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只有“金童”卢比奥,可是,尽管与威廉姆斯球风相似,但想象力和创造力差了不止一个等级,更不要提卢比奥美如画的命中率,如果说卢比奥是“金童”,那威廉姆斯就是“钻石男”。
利益的联盟和世俗的现实磨平了天才的棱角,他如流星般璀璨,亦如流星般陨落。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NBA历史上最有风格的控球后卫。”
6. 麦蒂
随着2013年夏天的过去,人们还沉浸在总决赛色彩斑斓的记忆下,特雷西·麦克格雷迪,这个曾经与科比并称的天才,终于成为了历史,黯然退役。
我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关于他职业生涯的巅峰八年,Youtube上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T-Mac集锦能凑成两季美剧发行,凡是能体现外线球员甚至锋线球员的优良品质、技术特点、赞美之词放到他身上都适用——或许还不够。然而,这个被全世界瞩目的天之骄子,却没有光芒万丈,打出巨星级别数据却并不能被视为一名真正的巨星,他自己无法证明这一点。
自2007-2008赛季带着一群优秀的火箭队员——原谅我只能这么说,因为实力确实不怎么样——取得震惊世人的22连胜之后经历了微创手术,他就已经悲哀到单刀扣篮都有可能失误的境地,与之前狂拽炫酷屌炸天的天马行空彻底说了再见。之后的职业生涯不断在走下坡路。
可我还是想为他说一句,对于麦蒂的负面评价,并无完全公平。
在奥兰多和休斯顿的日子里,他从未有过伟大的帮手。乔丹身边一直不缺名人堂球员,“勒布朗骑士队”全明星级别的球员能代表美国打奥运会。科比身边一直有奥尼尔、加索尔、奥多姆,即使队里的角色球员,也都是罗伯特?霍利和德里克·费舍尔这样的狠人,而麦蒂呢?在他巅峰的8年里,最好的球员不过就是姚明(两年),巴蒂尔(两年),迈克?米勒(两年),穆托姆博(当时可能是40岁也可能是50岁,能排到“最好的搭档”群里中真是一个讽刺),剩下的不过就是朱万·霍华德、德鲁?古登、阿尔斯通、鲍勃·苏拉等等著名的NBA流浪者、高薪低能典范、面临退休的全明星、水货、CBA名将。
在NBA中,没有一个巨星比麦蒂的队友运更差。2004-2005赛季给科比一堆诸如死神帕克、夸梅?布朗这样的废铜烂铁,他场均27 6 6一样进不了季后赛。99—02赛季,假如把科比和麦蒂对调,紫金王朝一样能够碾碎一切。
但是,无论怎样,这一切的争执,都结束了。
再没有1个6尺8寸的天才,可以随心所欲的得分,防守覆盖全场,还有那波22连胜和场均32.1分,连续7次入选全明星赛,感动上天的35秒13分。
科比曾在接受著名主持人吉米-基默尔的采访时,当着全场5000多人的面,他坦言自己遇到过的最强劲的对手是麦蒂——是的,不是勒布朗·詹姆斯,不是德维恩·韦德,不是凯文·杜兰特,不是保罗?皮尔斯,是麦蒂,可能是目前为止,NBA最有天赋的分卫。
——“HI,特雷西,如果让你挑选,你觉得NBA历史上最佳五人组合是哪些人?”
——“魔术师,乔丹,伯德,奥拉朱旺,还有,我”
7. 拉马尔·奥多姆
让我介绍一个奇(怪)才(胎)。
要说明的是,我不知道他是外线还是内线。
在他的twitter页面上,他给自己的评价是“6尺10寸,洛杉矶湖人的后卫,前锋,中锋”,这恐怕是NBA推特圈中最有个性的一个标签了。
但他说的一点都没错。
他可能是历史上最全能的战士,没有之一。
在登陆NBA之前,他已经是全美最强高中生,进入联盟后,他兑现了所有对他的评价,在首秀即肆掠下30分12篮板3助攻2抢断2盖帽,并随后对阵火箭拿到生涯首个三双10分、13篮板和10助攻,成为当时NBA最年轻三双获得者(后来被King詹姆斯打破)。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却总是没有等来一个好的结局。
是的,在他专注时,他可以像后卫一样完成出色的地面作业,送出双位数的助攻,他可以像前锋一样疾风掠火,砍瓜切菜拿到20-30分,他可以像中锋一样不动如山,并防守覆盖半场,轻松拿到15篮板 3抢断 3盖帽的数据,从1号位打到5号位,再从5号位防到1号位,拿个三双上个十佳球简单的如同吃掉一个甜筒。
可惜的是,这家伙专注的时间比麦蒂的健康时间都要短。在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走神帝、卧底、洛杉矶吉祥物、场上娱乐明星。他和夸梅·布朗的愚蠢失误剪辑可以轻松击败百老汇和好莱坞的喜剧片。他可以在4个晚上抓下78个篮板,然后转天就传出2记让Youtube上点击过百万的搞笑“助攻”。
他的教练可能是最痛不欲生的人:舍不得他的天赋,又不得不忍受他的脑残。
2013年8月,在他莫名失踪了72个小时之后,在NBA的赛场中也彻底消失了。
或许,在他看来,篮球只是一种乐趣,无关信仰,他仅仅是擅长打篮球而已。
还有,我真的,真的,不知道他TM打哪个位置。
——“ This is my story, This is my biopic.”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