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栏目|谍战剧
谍战剧一直都是国产剧的特色品种之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的优秀作品也非常多,比如公认的最好看的十大谍战剧——《潜伏》《黎明之前》《风筝》《悬崖》《记忆之城》《特殊使命》《无悔追踪》《暗算》《伪装者》《和平饭店》等等。
《潜伏》可以说是最为知名的谍战剧,常常被观众排到了第一位,不仅仅是因为孙红雷和姚晨的精湛演技和生动演绎,还有紧张且曲折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该剧所具有的真实性。
第一,重大事件的真实性,《潜伏》在整个剧情发展脉络上严格按照历史的真实脉络来构思。
比如旧金山会议、国民党四一大会、汪精卫的清乡运动、波茨坦公告、孙中山的训政、宪政运动、军调、戴笠之死、延安被占领、三大战役、解放天津等事件完全是按照历史真实事件的发展顺序在剧中娓娓叙来,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历史发展脉络的体现又往往不留痕迹。
再如剧中的收音机,不仅仅充当了余则成和上级党组织进行联络的工具,还时常播报新闻,而这些新闻又从一个侧面告诉了观众历史中的一些事件,这种从非剧中人物第三方叙述历史的方式让人感到了一种历史的真实。
剧中对国民党内部的内幕事件的揭露也尊重了历史的真实,当余则成被派到南京执行刺杀李海丰的任务时,日伪政权在南京的通讯界的几个“非常人士”给他接风,名为接风,实则是一场“鸿门宴”。在这场戏中,几位“非常人士”对余则成的真实身份都充满了怀疑,所以轮番提问,想要探清余则成的虚实,但是都被余则成巧妙地化解了。
第二,剧中重要人物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原型人物。
《潜伏》的成功很大一个原因是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并非全部都是虚构出来的,而是在主要人物虚构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次要人物采用历史上真实人物来叙述,这样就大大增添了剧情的真实性。
比如李克农、戴笠、毛人凤、冈村宁次等,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既能给观众一种真实感,又使编导在“大事不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各种手段来结构故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第三,剧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组织机构也是真实可信的。
剧中不论是余则成所参加的军统青浦特训班还是陆桥山后来任职的国防部二厅都是有史可考的,符合历史真实的,就连戴笠死后军统改组为国防保密局,剧本也是完全按照历史真实做了交代。
除此之外,我党社会部、中统、CC、党通局、国防部二厅、政保总署、军调部等特情机构都曾先后在剧中被提及或出现,这种对旧时代国民党的特务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进行的巧妙引入是建立在大量详尽的研究基础上的。这使得剧中人物所处环境和身份充满真实感,让故事游走于亦真亦幻之间。
因此,在冷丝看来,这些真实的元素让人看起来更加有现场感,因而接受面较广,受众认同度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