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时代广场”与“时代气息”
岩波
在郑晓龙、冯小刚和姜文、王姬等著名影视人拍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出现最多的繁华外景,就是纽约时代广场。上海作家周励写的长篇纪实文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也多次写到纽约的曼哈顿和时代广场。时代广场(Times Square)是米国纽约市重要商业街区曼哈顿的一块风水宝地,前些年曾被舆论界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可见身份之显赫。其实时代广场原名为“朗埃克广场”,因为影响力巨大的《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过总部大楼,因而更名为“时报广场”。又因为其高知名度,为世界上不少著名城市受到启发,将自己的商场或建筑物取名为“时代广场”。“时报广场”于不知不觉中被改掉了“报”字,称为“时代广场”。
围绕时代广场有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引人注目的商业购物和娱乐中心。大量耀眼的霓虹电子广告、电视式巨型宣传版以及百老汇大剧院,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纽约的象征和标志,突显着曼哈顿强烈的都市和商业色彩。时代广场随时变幻的色彩绚烂的霓虹灯大屏幕,随时播放着新闻的大屏幕,随时播放着歌曲MV和各种电视节目的大屏幕,足以震撼人们的耳鼓,摄取人们的眼球。时代广场是纽约市内唯一在规划法令内、要求业主必须悬挂亮眼宣传板的地区。包括美国广播公司在内的世界多家新闻媒体都在时代广场设有演播室和新闻中心。所以很多国外媒体在说到关于美国的新闻时,总要把镜头切换到时代广场的演播室,以五光十色的各种巨型大屏幕为背景。人们常说:“不到纽约算不上到过美国,不到时代广场算不上到过纽约。”
但时代广场的主街十分光鲜,支脉(与之相交的小窄路)就未必如此了。就在距离时代广场仅仅几十米远的小窄路上,鳞次栉比地分布着大量“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卖烤肉、烤饼的,卖水果奶茶的,卖服装的,卖工艺品的,卖各种风味小吃的,几成气候。而柏油路面也多有龟裂来不及修缮。那些小摊小贩的气质与档次,丝毫没比国内县镇一级的“摆摊设点”强多少。与周围巍巍然的高楼大厦很不搭调。也就是说,世界闻名的时代广场的左邻右舍或左膀右臂都是这样似乎上不了台面的“队友”。当然,这一方面说明主管部门的包容,允许前来旅游观光的外籍人看到时代广场有些煞风景的“背面”;另一方面,说明一个街区的繁荣需要多层次、多种类、多样式,彼此形成互补,避免了因单一而容易出现的萧条和冷落。而据此繁华地带的“麦当劳”比之国内的“麦当劳”店铺简陋、随意很多,甚至简陋、随意到让人觉得“穷就乎”和“不像过的”,有的屋里干脆全是钢架子搭成,基本没有遮挡的装饰。而且,因为年代久远,黑黢黢的十分老旧——把这些桌椅板凳扔到外面路边,估计没有人捡。但生意出奇得好,人满为患,排不上队。包括时代广场近邻的“披萨”饼店,也都十分简朴,简朴到超出人们的想象。
时代广场正中央和周围的一切,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规整”,既比不上北京王府井,也比不上上海南京路,甚至比之天津滨江道和重庆解放碑商圈都略感不足。但围绕时代广场的所有商铺生意都非常火爆。这是引人深思的问题和现象。这里没有褒谁贬谁之意,只是挑明时代广场的火爆原因值得研究和借鉴。现在世界上不少著名城市都有商场或建筑物取名为“时代广场”:日本,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中国大陆包括台湾、香港更有多达几十个城市有“时代广场”,有的是商圈,有的是商场或建筑物。做为纽约时代广场的近邻曼哈顿第五大道,文化与商业并驾齐驱:分布着几十座博物馆和几十家珠宝、裘皮、服装和化妆品的商店。上海作家周励的风靡一时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一书就写的是这里,曾经撩拨了多少人跃跃欲试的念头。中国的服装、服饰企业曾经来此创业。海尔、格力、华为、京东、天猫、贵茶等商家的巨幅广告曾经与世界名牌同时跻身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发展空间很大。但中美贸易战以来,前景堪忧。
以在下愚见,纽约的时代广场虽然繁荣,毕竟规模有限,毕竟只是一个“圈”或“点”。世界大得很,市场广阔得很,中国商家大可不必非要在纽约的时代广场落户。但时代广场经营范围有高有低、高低错落、阳春白雪之间夹杂着下里巴人的布局路数,商业与文化并举的路数,外在形式有繁有简的路数,值得研究和思考。纽约的时代广场无疑是人工营造出来的,能够带动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和城市也营造类似的“时代广场”,说明“时代”二字切中要害。纽约的时代广场的时代气息,就是通过最现代化的大屏幕传播最新(包括时政与商业)的信息,以最灵活的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推广和销售商品。一切围绕“盈利”这个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