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一间房,刚在“文昌热线”网站上把客户的求职招聘二手等信息发布完,关上电脑,空气静宁如水。看了身旁的吉他,想想安静的空间里最适合弹Pink Floyd的《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简单的几个和弦不需多少的把位变换加上5弦低音的点缀,一首孤独凄清的曲子就自然流了出来。
说起Pink Floyd,我接触他们的第一首歌曲是《wish you were here》 那是现场版,很安静的观众,清冷而妖艳的灯光也很安静的流着,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他们迷幻风格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会用室友的电脑搜谱,打印出来后就在洗澡间第一间的位置,搬来凳子和桌子,生疏生疏地就练了起来,当时恨不得手指多长几个。学了个把月吧,也有点模样了,只是到现在都丢在了风里。
《Is....》后,接着弹起Metallica的《nothing else matters》 和Led Zeppelin的《Stairway to heaven》这两首歌曲我记不清啥时候接触,依稀感觉像是在大四。那会和伯超剪片子,没事时候,我都会跑去大虎宿舍去看书应付补考,我是真心不想看这门《民间文学概论》 就跑去图书馆借了本《小林克己电吉他教程》 里面居然有Metallica的巅峰之作《fade to black》的一部分谱子,那会我兴奋地告诉大虎,这首歌不错的,那段时间,大虎都会听,喇叭虽然低音不够,但是对于我来说,已是莫大的恩赐。前面是贝斯riff低吟,然后是原声的电吉他出现,那旋律很清很干净,如静寂深山里头的泉水叮咚,和前面的浑浊形成反照,感觉似乎拨开了云雾见了天——这段声音让大虎经常学着“填词”——何琼花、何琼花、何琼花.........我也不知道何琼花是何许人也,也没问过,反正他一跟着哼起,我就咧嘴老笑。后面我就学会了书上写有的旋律,我还想去找谱学完剩下的,但是想到后面需要的是两把吉他还有最后 Kirk 闪电般疯狂的solo,我又打了退堂鼓。于是,我就找了《nothing.........》来填补我内心的缺憾,这首歌本身不差且多数是原声电吉他弹奏,我那把老红棉刚好对口。那会刚学会不久,某个周五照常去Paul家里听他讲《圣经》 结束后,我拿起他那把美产Alvarez木吉他弹《nothing.....》 他眼睛都亮了,说我弹得好,我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然后那天他还推荐我一首Metallica的歌曲,名字我忘记了,倒是记得后来优酷上搜索一看,那贝斯手开始像打鸡血般的四处奔走来回边弹边跳,让我很是热血沸腾。
事情的发生总有一定关联性,接触Metallica后,我就常用大虎电脑听他们的歌,某天无意中听到《Stairway.........》 深深的抓住了我的心,那是我大学时候最爱的歌,没有之一。那会每次听,我都会把大虎的喇叭开足,关上门,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身在云端,梦在心......再在后来,在国外的一个吉他谱网站上我找到了谱子,天天练和唱,现在我也学会了90%,剩下那部分又是我头痛的问题,得用电的且是双吉他,网上有各种演绎版本,可我感觉谁也弹不出Jimmy Page所弹的味道。
那会听完《Stairway......》,我常去图书馆的书中找寻Led Zeppelin的影子,哪怕是残存的。可惜没有,倒是让我发现了一本书——《木吉他的往事》,里面讲述的是美国民谣音乐发展史,里面还有些许曲谱,更重要的是配有CD碟子,你只需去楼上领取!我身上那会的“电器”,除了手机,就是那款Sony的CD机,我如获至宝。以后去上课,听不下去的时候,我就常常偷偷拿出来看;晚上我就把碟子放进CD机里,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里面各种旋律的诉说。在这书里,我第一次知道黑人的blues,第一次知道Bob Dylan,还有她曾经的爱人Joan Baez(她那首diamond and rust是我的大爱,以往上班路上听起,总会让我感觉她对他的深深爱恋深似海,道路两旁的钢筋水泥建筑也变得柔情以致于不复存在);第一次听到《house of the rising sun》——偶尔弹起我的改编版总让我泪水泛起,也许我就是里面的那个boy吧?第一次听到这么忧伤的毕业歌曲《the sound of silence》——那次拍片教了下伯超,实话说,我感觉他手指的灵活性比我当初强太多了,但是他没能坚持(这是后话);第一次知道《hotel california》创作背后的故事;第一次知道居然有时长达8分多钟的民谣《American Pie》,该歌曲的主唱唐· 麦克林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是《Vincent》,也在该书中提到。与《American Pie》相比,《Vincent》更像是一首借物抒情的个人小品,歌曲取材于梵高的名画《The Starry Night》(星夜),我还记得里面有梵高的作品《星夜》插图——这会我想起了戎风,那会我没曾想起,呵呵——这莫不是《红圈》...........总之,这本不太厚的书带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那会在那几排子架上我又发现了一本书叫《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 作者以哲学家似的口吻剖析我国摇滚史的历程——我看了云里雾里的,不算太敏感,只是随处拾零:知道了啥叫“打口碟”;北京、西安的摇滚氛围;地下乐队的生存状况;一些成名歌手的毒史与性事;我国知名的摇滚乐队及一些知名的创作者...........
弹完《Nothing......》与《Stairway........》,弹起《风之丘》 我就会想起我的堂弟,那年的夏天回家,他就和我说这歌曲很棒,骑上家里那破摩托车赶到镇上网吧搜来一听,不得了,整个夏天这歌就是我的主旋律,那会我才刚摸吉他没半年,特痛苦那段时间学得。到现在还有一个走位没克服,其实我不太想去克服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一旦克服我可能就会丢在风里,留着她的这个缺陷,我才会常常弹起。《风之丘》后自然是《天空之城》 我想起了王伟!“王伟!我很遗憾自己为什么不找点认识你!”——每次见到他我都会不厌其烦重复这句话。我所谓的遗憾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总之《天.......》里头他给了我一些指点,那会真心感动啊,当然现在也是。说起《天.......》我想起S,想起她趴在我宿舍走廊上,风吹起的发丝飘着我的音符,她总能触动我心头最温柔的一角........
想着想着总难免伤感和快乐,还有很多很多故事,看着她们在我身后安静的竖着,她们看着我在写她们,应该也会感到高兴的我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