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这个电影我还没看呢,但为它而创作的歌曲《彩虹下面》却打动了小编。从旋律和编曲上来讲,似乎还是赵雷从前风格的延续。流浪或行走、寻找浪漫的邂逅,类似这样的意味和诉求,在赵雷的创作中,似乎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当初的《成都》、《阿刁》到现在的《彩虹下面》,赵雷一直都在灵魂的层面上,寻找甚至追索一种浪漫的邂逅。
相反,有很多歌,只有传播度,而没有传唱度。对这样的歌曲,人们只能惊叹于它的好听和歌手的唱功,但是对于歌曲本身却无法介入——根本就唱不了。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都知道好听,但你未必人人都能唱得了。还有好多藏族的歌曲或蒙古族的长调,我们都爱听,但我们也都唱不了。
而《彩虹下面》则有所不同,它非常具备传唱度。看着吧,现在你到KTV去一下,肯定会发现很多人都会点唱这首歌的。在整个歌曲中,你找不到太高的音儿,唱起来几乎不需要换声,人人都可以学唱。歌曲的音高也只在一个半八度之间跳跃、徘徊,普通人完全嗨得起来。这就是歌曲的传唱度。当初的《成都》之所以流行,也是与歌曲的传唱度分不开的。
在配器与编曲上,所用到的音乐元素也比较简单,口哨、口琴、笛子、吉它、贝斯、手风琴等,就这么简洁。其实,在小编看来,口哨、口琴、手风琴是最能代入情绪的乐器了。听到口琴的声音,小编就会想到天空、风筝、彩虹及看向远方的那双深情的眼神。而与编曲中的口琴最相匹配的就是赵雷在发声上的鼻腔共鸣,干净光滑而不乏金属的质感,正是这种质感的音色与口琴一起为我们开打一面晴朗的天空;为我们拉出一只飞翔的风筝;为我们绘出一道天边的彩虹。
最后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彩虹下面》这种歌曲,它在具备强大的传播度和传唱度的同时,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异域画风。好,让我们一起去歌厅点唱这首歌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