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长篇小说推荐(长篇言情小说推荐)

发布时间:2023-07-01 05:24:53

《范仲淹》作者郭宝平,从原国土资源部执法局副局长岗位上申请提前退休,有长期部委机关工作的经历,多年来致力于历史题材写作,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并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明朝大书生》《大明首相》《大宋女君刘娥》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

一次文学与历史相互激荡的书写

文:王洲 2022-07-05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范仲淹在历史上一直是读书人进取精神的标杆,在不断的累加中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人物。誓言开创依托历史写小说,以小说笔法写历史的历史小说写作新模式的作家郭宝平,在深入研究宋朝思想资源、典章制度、社会风貌乃至世道人心的基础上,拂去时间的尘埃,敲开古人的窗口,与他们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领略到了的他们的百感交集,将其行诸笔端,在凤凰出版社推出了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把一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范仲淹呈现给了读者。

小说全方位描述了范仲淹从一介寒儒到底层幕职、州县主官、边关统帅、执政大臣、士林领袖的传奇人生,揭示个人命运与时代变换的交互作用,精心塑造了散发着历史温度和质感的范仲淹以及欧阳修晏殊等的艺术形象,着力捕捉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宋朝士大夫身上的闪光点,充溢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力量。

郭宝平笔下的范仲淹,是开风气的人物,他的传奇身世、坎坷仕途,千回万转,令人唏嘘。与对范仲淹固有观念不同的是,他实际上是一位性情中人。书中写到,范仲淹在任边帅时,因为擅自与交战中的西夏王元昊通信而受贬,赌气跑到长安治病,上疏朝廷,说他衰病交加,不能胜任繁重工作了,请求安排一个闲差;半个月后,当朝廷命他帅环庆路时,范仲淹再也不提衰病之事,立即精神抖擞上任了。朝廷下旨将陕西四路帅臣以文官改武将,其他三人都接受了,唯独范仲淹不肯。他两次向朝廷上疏说,如皇帝不收回成命,他就“自缚投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范仲淹同样秉持率真、坦诚的态度。韩琦与范仲淹义兼师友,可二人在对西夏战略上尖锐对立,互不退让,韩琦甚至感叹范仲淹坚持不出兵是要将他置于死地;二人同入中枢后,在水洛城一案上,又是敌对营垒的各自领袖,可事后二人的关系不仅没有受到损害,反而越发亲密。范仲淹贬放邓州时,除了写《岳阳楼记》,还写了不少诗词歌赋,作诗“南阳太守清狂发”,又云“弗舞弗歌如老何”,活脱脱一个快乐的老顽童形象。

据悉,《范仲淹》在正式出版前,以“试读本”分送文学界、史学界专家鉴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说:“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告诉我们的真谛是,‘以人性审视历史人物’,才是一切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著名宋史专家虞云国认为:“以小说笔法,写历史巨人,摹绘形神影,兼具信达雅,《范仲淹》庶几无愧。”宋史研究会会长包为民认为:“这是一部认真的、努力以史实为依据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认为:“这是文学家写的精彩传记,史学家写的真实历史。字字有来历,事事有依据。”作家刘建东说:“这是一次文学与历史相互激荡的书写,是用文学想象和虚构对史实的抚慰与尊重,是用细致入微的文学细节对历史人物的生动致敬。这是一部令远去的人物熠熠生辉的历史小说。”

范仲淹生活的时代,距今已近千年。但阅读《范仲淹》就会发现,千年之间,人性相通,范仲淹和他的师友、政敌,似曾相识,如同故人;可经历了历史的凄风苦雨的侵蚀,如今的我们与那时他们,同为中国人,已有许多不同处。这相通与不同,值得久久回味。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在审阅《范仲淹》后所说:“阅读范仲淹,就是阅读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也是阅读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链接】

1. 新书推荐 | 郭宝平新书《范仲淹》7月2日在苏州首发

2. 新书推荐 | 郭宝平在新书《范仲淹》苏州发布会上的发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