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信息管理:根据国家规定收集、报告辖区有关卫生信息,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向辖区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
(2)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逐步形成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3)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负责疫情报告和监测,协助开展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其他常见传染病以及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实施预防接种,配合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4)慢性病预防控制: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筛查,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
(5)精神卫生服务:实施精神病社区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
(6)妇女保健:提供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开展妇女常见病预防和筛查。
(7)儿童保健:开展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协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指导。
(8)老年保健: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进行家庭访视,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9)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
(10)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
(11)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与综合类事业单位考试中的考察内容是一样的,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内容。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科目一般为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伦理道德,医学心理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监督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社会医学、传染病学等。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在往年事业编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小且考点较为固定,考生在复习时注重大的知识框架的学习,切忌在细枝末节消耗太多精力,注意有所取舍。
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涉及到的主要学科为:医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这六门科目。部分地区还有可能涉及到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但是较为少见,具体情况还要看各个地区的招聘要求。
考生备考的时候建议把精力着重放在医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这六门主要科目上。其他几个科目即使考试考到,一般分值占比也很小。
(一)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不了解,而导致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二)宣传国家12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体内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所有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包括机构名称、机构地址、联系电话、承担项目的内容等),使城乡居民充分了解与自身相关的服务内容、权利义务及获得渠道,不断提高妇产妇儿童,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服务到位率。
(三)宣传乡村医生,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日常医疗卫生常识、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文明习惯等健康教育。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父母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问题。
5、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生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