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水植物:菖蒲有哪些特征?
一,菖蒲的名称
菖蒲是正式中文名,这个名称来源于《神龙本草经》。在《唐本草注》中记载为臭蒲;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为泥菖蒲;别名还有香蒲、野菖蒲、石菖蒲、白菖蒲等等。学名为Acorus calamos Linn. ,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1753年命名发表的,是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全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常生长在水边、沼泽湿地、湖池浅水处,多有栽培。
二,菖蒲的外形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长,分叉,肉质,表皮黄褐色,有香味。叶基生,叶片剑状条形,长一公尺左右,基部宽,对褶,中部以上逐渐变窄,草质,绿色。花序柄三棱形,长四十公分左右,肉穗花序圆棒状,长四公分左右,直径约一公分,花黄绿色,一般六到九月开花。浆果长圆形,红色。
水生盐生植物,是相对于中生盐生植物和旱生盐生植物而言的, 主要是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区分。这类植物属于挺水植物。所谓的“挺水植物”,就是指茎和叶挺出了水面,具有陆生植物的 特征;而根或者是地下茎的生长是在水下的淤泥里面,具有水生植物的特征。比如我们所看到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就是挺水植物。 往往我们在潮湿的岸边所见到的,就是这种植物,它们主要分布的环境是浅水处,大约水深不会超过1.5米。芦苇、蒲草、水芹、荸荠、茭白荀、香蒲等,都属于挺水植物。
剑墩:即剑首。指剑柄的顶部,一般剑首中有孔,可穿绳。
剑镡:即剑格,亦称护手。指剑身与剑柄之间作为护手的椭圆形盘部分。
剑鞘:又名剑匣、剑室。藏剑之物。有铁和木制等,裹以沙鱼皮,涂以朱漆或黑漆,又贵者并镶珠嵌宝。
剑茎:创柄之古称。清·程瑶日《考工创物小记·桃氏为剑考》:“茎者,言颈也,在首下。”
剑室:即剑鞘。汉·杨雄《方言》:“剑鞘自河而北,燕、赵之间,谓之室。”
剑廓:剑梢的别称。汉·扬雄《方言》:“剑消自关而东或谓之廓。”
剑珥:即剑格。又名剑镡。《庄子·说剑篇》释文引司马云:“谭,剑珥也。”
柄:(bing)剑梢的别称。汉·扬雄《方言》:“剑鞘自关之西,谓之柄。”
剑穗:剑柄后缚的装饰品。近现代剑术套路有长穗与短穗之分别。
剑袍:即剑穗。有文武之说,文剑佩带剑袍,武剑则无。
在正常条件下,水稻在抽穗(穗顶露出剑叶叶枕1厘米即为抽穗)当天或稍后即开始开花。一个穗子顶端最先抽出,穗子顶端枝梗上的颖花先开花,然后伴随穗的抽出自上而下,依次开花,基部枝梗上的颖花最后开。
一次枝梗上的开花顺序和整穗顺序有所不同,首先是顶端第一粒颖花先开,然后是基部颖花,再顺序向上,最后是顶端的第二粒颖花开花。
二次枝梗也遵循这一规律。
同一稻穗上所有颖花完成开花约需7~10天,其中大部分颖花在5天内完成,一天中的开花动态则是上午9~10时开始开花,11~12时最盛,下午2~3时停止。
每个颖花开花均经过开颖、抽丝、散粉、闭颖的过程,全过程需1~2.5小时。
由于同一田块的植株间和同一植株的分蘖间都是一个连续的抽穗过程,同一田块完成抽穗约需10天左右,所以对一块田来说,所有颖花完成开花约需15天左右。
旱稻种植,一般在6月中旬打苞。
一般情况下,水稻在打苞抽穗后(穗顶露出剑叶叶枕1厘米即为抽穗)的当天或延迟1-2天后就会开花。水稻开花时,一个穗子的顶端会先抽出,穗子顶端枝梗上的颖花先开花,然后伴随穗子的抽出自上而下,依次开花,而基部枝梗上的颖花一般是最后开花。北方水稻一般在7月下旬打苞开花。一般情况在7月中下旬打苞开花。
水稻的破口期一般是在九月份,当水稻稻穗抽出约1厘米时,30%-50%以上的稻穗有此程度就是水稻的破口期。
臭璞 为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学名 臭蒲。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外皮黄褐色,芳香,肉质根多数,具毛发状须根。
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肉穗花序向上或近直立,花黄绿色,浆果长圆形,红色。全国各省区均产,生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水边,沼泽湿地,也常有栽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