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2030年上海世博地区有色金属国际贸易将超2万亿

发布时间:2023-04-12 20:27:00

到2030年,上海世博地区预计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生态集成区,成为有色金属国际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和定价中心,贸易规模超过2万亿元。

4月12日举行的世博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上海自贸试验区世博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施引华表示,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央地融合、中外合作不断深化,在世博地区初步形成了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包括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双碳”产业、产业金融、生物医药。

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方面,当前世博地区已经有中铝国贸、中铜国贸两个千亿级贸易平台,力拓商贸、海亮金属、中国黄金贸易、中信泰富特钢、中建材国际物产等9个百亿级贸易平台。“纳统的限上大宗商品贸易类企业有191家,去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占浦东新区大宗商品销售额近20%。”施引华说。

跨国公司和“中字头”央企是世博地区的名片。数据显示,世博地区已成为上海市央企集聚密度最高、集聚数量最多的区域。截至目前,共有28家央企集团注册了106家各类关联企业,包括中国宝武、中国商飞等集团总部企业两家,区域性总部或业务板块总部17家,直属公司或全资子公司3家等。在这28家央企集团中,18家已进入世界《财富》500强。目前,世博地区共有35幢央企大楼。

作为上海重要的中央活动区和世界会客厅,世博地区也承载着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浦东综合改革试点等国家战略。

目前,前滩已累计吸引医药医械、TMT、汽车、专业服务业等各行业龙头企业或总部机构48家,其中包括2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拜耳、美敦力、三菱日联、武田制药等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外资占比近七成。

同时,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建设也稳步推进,目前包括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内,已有15家国际经济组织落户世博地区。预计至2023年底,将有更多国际经济组织入驻。

施引华表示,一批国际经济组织正在办理落户手续,如材料性能与保护协会、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一般财团法人日中经济协会等;一批国际经济组织正准备迁至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如英国皇家航空协会等;一批国际经济组织正前来洽谈入驻事宜,如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法中能源协会等。

当天的发展大会上,还同步发布了《世博地区高质量发展联动计划》,提出建立“世博地区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由世博管理局牵头,整合上钢新村、南码头路、周家渡、东明路四个街道,及属地市场监督所、税务所,上海地产集团、陆家嘴集团等各方力量,为世博地区的招商引资及入驻企业提供一流营商环境。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