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以可持续发展为音符,奏响中国太保发展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3-04-03 11:26:57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中国太保的发展战略中正在变得越来越立体。

和中国太保年报同时在近日发布的,还有第二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与2021年的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相比,这份报告镌刻了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新的方向。

在这份报告中,中国太保以践行ESG为根本,结合高质量发展成效,将可持续发展实践提炼为责任力、牵引力、内驱力、协同力和价值力“五力”模型。这“五力”相互牵引,相互助力,组成了一个个音符,为中国太保的发展“乐谱”奏响新的乐章。

责任力筑底色,服务国家、人民所需

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其天职,因此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天然一体。

在中国太保看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护美好生活,这些责任担当即是可持续发展的底色。

过去一年,无论是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对外开放、助力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中国太保始终坚持和国家、人民所需同频共振。

在促进对外开放方面,中国太保作为进博会的核心支持企业和指定保险服务商,已连续五年护航进博会越办越好,累计为进博会提供总保额逾3.8万亿元的“产、寿、健”一站式综合保险保障方案;针对企业在跨境贸易上的痛点,中国太保则通过企业出口信用险产品积极为民营企业出口提供应收账款保障。截至2022年末,已承保企业出口贸易额646亿元,共支付出口信用险赔款9257万元。

在服务民生方面,中国太保实施健康战略,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布局养老产业,初步建立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供给能力。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太保在办各类医保合作项目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服务1.6亿多参保人;实施大病保险项目超过60个,覆盖1亿多参保人;截至2022年末,旗下太保家园已在全国11个城市落地了12个项目,初步完成养老产业全国布局,为人民高质量养老提供了一个优质选择。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中国太保更是用保险主业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等保驾护航。例如2022年,中国太保独家承保快舟一号甲试验卫星,提供火箭保险、火箭发射第三者责任保险等相关保障。又如,中国太保在国内首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重点关注及支持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环保绿色及涉及节能减排相关企业。

在乡村振兴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国太保的经典产品“防贫保”增点扩面至全国1175个区县,累计提供保险保障逾36.5万亿元,累计支付防贫救助金20.34亿元。

在区域协同方面,投资大湾区规模超1000亿元、牵引拉动长三角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73.25亿元、为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供风险保障301.29亿元,各大重点战略区域的发展中均闪现着中国太保的身影。

牵引力提成色,顶层设计更进一步

完备的ESG顶层设计无疑是“自上而下”全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挥棒”,也是牵引ESG顺畅落实,提升公司发展的关键所在。

凭借近年来对ESG理念的重视,中国太保近两年已开始将ESG全面融入到公司战略中,并着手建立ESG的顶层设计,这一套体系在2022年迈出了关键一步,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一年,中国太保的ESG规划更明确,ESG抓手更有力,牵引ESG实践更丰富。ESG实践也更为丰富,与生态、社区、员工、客户及合作伙伴等相融共生。

战略规划层面,2022年,中国太保制定了《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治理规划》(2023-2025),明确了公司ESG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成为指导集团未来三年ESG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子公司亦强化ESG战略引领,如产险公司制定了《2022-2024年绿色保险(可持续保险)战略规划及实施方案》。

组织架构层面,2022年中国太保集团成立了ESG工作委员会,同时设立了集团ESG办公室。各子公司亦逐步建立ESG组织架构,成立ESG工作领导小组和ESG办公室,积极推动专项工作小组建设。

关键性议题层面,中国太保董事会监督开展利益相关方调研,及时识别了ESG机遇和风险,明确中国太保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ESG议题。根据利益相关方调研,中国太保将工作进一步聚焦在了服务国家战略、增进社会福祉、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实体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等共20个核心关键议题上。

内驱力增亮色,科技放开上限、风控守住下限

强大内驱力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中国太保看来,公司治理的健全、科技创新的活力以及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都是支撑公司引擎持续发动的内驱力。

作为三地上市的公众公司,中国太保一直拥有较为完整及有效的公司治理架构,近两年中国太保在坚持党建引领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架构,提升董事会专业水准,发挥董事会战略引领作用。

在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近几年中国太保在科技上的持续创新无疑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一道亮色,成为激发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所在,促成从“数字”到“数智”的核心变革。

2022年,太保科技公司成立,中国太保科技创新又添一大载体。同时,中国太保启动了数据治理体系搭建,首次实现全集团业务全域数据入湖;完成了罗泾数据中心搬迁,实现“亿级用户秒级响应,全量数据实时计算”。而在科技应用方面,中国太保已将数字化融合到了业务的全链条中,形成以合规智达、智能合同审核、“家人”客户数据平台、AI开放平台等为代表的数字化产品矩阵,累计获得15项国家版权局著作权专利。

如果说科技能够帮助中国太保突破发展的上限,那么有效的风险控制就是“底线”的“守门员”,牢牢守住公司发展中的下限。

据了解,中国太保建立了由董事会承担最终责任,管理层直接领导,以风险管理部门为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覆盖所有机构和各岗位的完备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这一架构基础上,中国太保搭建了涵盖风险治理、风险策略以及大类风险管理的三个维度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相关业务领域制度与风险管理要求的衔接,强化风险闭环管理机制,对包括ESG保险端、投资端在内的各项业务进行风险专业评估与决策,指引公司更稳健发展。

协同力显本色,推动利益相关方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系中,员工、客户、供应商、社会等均为公司的相关利益方。在中国太保看来,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课题,站在更宏观的角度,需要协同相关利益方一起,方能实现公司和社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一年,中国太保的朋友圈关系更加紧密,围绕做实服务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国太保加大了与部委省级机构以及战略客户的生态链接,纳入协同开发的战略客户拓展至802家,其中,央企客户61家,战略签约客户124家,与省级政府(含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签约率达77%。

在供应商环节,中国太保坚持责任采购流程。据了解,在供应商准入环节,其实行公开征集、内外部推荐、供应商自荐等,凡有意向参与集团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应通过采购部门登记相关信息,并签署ESG承诺书。

围绕客户,中国太保则继续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打造“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品牌。通过对230余万条客户服务体验反馈的收集,中国太保在销售人员专业性、理赔流程作业规范性等方面制定针对性提升举措,推动客户体验持续提升,关键旅程NPS(客户净推荐值)2022年稳中向好,客户黏性持续提升。

除了客户之外,中国太保的员工也认为自己在公司的发展更有获得感。中国太保通过引进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构筑优秀青年人才池,建立学习成长的长效机制等方式,完善员工发展平台。2022年,11.09万员工未发生重大权益纠纷事件。

而在社会公益方面,太保绿、太保红、太保蓝则让中国太保的社会责任图谱更为明亮。2022年,中国太保的公益捐赠总额达到5008万元。

价值力添特色,高标准实现公司、社会价值双提升

确定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中国太保在负债端和资产端始终遵循可持续保险原则及负责任投资原则,这也成为了中国太保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特色所在。尽管满足这些原则的要求会需要公司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和成本。但在中国太保看来,负债端和资产端的双高标准将推动公司实现价值提升,而公司通过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绿色运营等方面的努力,也可为社会价值提升添砖加瓦。

在负债端,数据显示,中国太保为清洁能源、降低污染、生态保护、绿色交通、应对气候等领域提供保障超过8万亿元,用保险主业护航社会绿色发展。

而在资产端,中国太保参与能源、环保、水务、防污等绿色投资超过1500亿元,用绿色投资助力美丽家园建设。

同时,中国太保在太保家园、数据中心、运营后台等方面的建设则致力于降低能耗,提升效能,用绿色运营促进和谐生态发展。而在绿色公益上,中国太保更是建设了超过2000亩的三江源公益林,用实际行动为“绿色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中国太保以可持续发展为关键点、主轴线和辐射面,聚焦‘五力’,汇聚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磅礴之力。2023年的崭新画卷已铺开,中国太保将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坚定可持续道路,在保险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塑造全新的引领地位。” 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表示。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