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合肥锻造中德汽车产业新纽带 | 大国造物

发布时间:2023-03-20 12:27:01

张文至今还记得大学时,德国教授对于中国汽车的评价。2014年,张文的德国大学老师举起了自用华为手机,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又指着张文的iPhone 5摆了摆手,但是这位教授随后又说到:“但是汽车,还是德国的最好。”

“当时教授的这个言论几乎无法反驳,在那时候的德国,中国汽车是低质的代表。”张文告诉记者,在他留学德国时,德国汽车工业大幅领先于中国汽车工业,当年很多中国车企还在追随着德国汽车品牌和产品的脚步。

8年之后的2022年,张文欣喜地发现,产自家乡安徽合肥的蔚来ET7,击败奔驰EQE、雪铁龙C5 X等欧洲品牌产品,获得了德国权威汽车奖项“金方向盘”奖;而比亚迪则拿下了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的10万辆新能源车订单,而合肥则是比亚迪在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蔚来、比亚迪在合肥生产的汽车,正意图在德国市场大展拳脚,来自德国的大众汽车也在大举布局合肥,意图构建产、销、研在内的全体系框架。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和德国汽车产业之间在锻造一条有别于燃油车时代的新纽带。

“大众安徽的本土研发能力是集团电动化转型和未来移动出行战略的关键。”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安徽”)首席执行官葛皖镝表示,中国有一句名言叫天时地利人和,合肥毫无疑问是对的地点。

聚势新能源

大众在合肥的布局,有别于其此前在中国的投资。

大众安徽落地之后,合肥成为长春和上海之外,大众汽车在华布局的“第三极”。和早前的两家合资公司不同,大众汽车持有大众安徽75%的股权,并掌握100%的运营权。

“大众中国是大众在华的全资子公司,但它的研发职能更多是适配国内的路况、法规,统筹南北两家合资公司的研发单元,进行中国区的统一动作;而大众安徽将拥有更大的灵活度和自主性,甚至部分原本归属于德国总部的认证工作,也会被下放到大众安徽。”一位接近大众合资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部分中国用户特殊需求可以迅速在产品研发方面得到体现和落实,不必等待总部的认可。

葛皖镝表示,大众安徽与安徽省及合肥市政府,以及其他本地合作伙伴密切合作,通过各种举措培养和招聘人才。到2022年年底,大众安徽已经有2000多名员工,并计划在2023年将员工总数扩展到3500人,其中包括1300名研发工程师。大众安徽MEB工厂计划于2023年投产,产能规划为35万辆。

合肥与蔚来汽车相互成就的故事同样为汽车业内津津乐道。

有分析认为,2019年国家补贴大幅退坡,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新势力车企遭遇“至暗时刻”,此时合肥逆周期投资,通过快速果决的大额的风险投资,把头部企业从泥潭拉出来;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目前,蔚来已在合肥拥有两个基地单班15万辆、合计30万辆的总产能,其新桥产业园规划整车年产能为100万辆。在合肥,蔚来中国总部具备整车研发、供应链与制造、销售与服务、能源服务等核心业务。

在合肥当地投资的还包括了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车企比亚迪,它的合肥基地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10万辆。此外合肥长安、安凯客车等整车企业,亦在加速新能源转型。

同时,围绕着蔚来、大众安徽等整车企业,合肥发挥“链主”作用,吸引了一批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公司的落地。根据规划,合肥计划打造围绕新桥、下塘、新港打造“三基地六园区”产业发展格局。

在规划中,合肥新桥NeoPark初期投资500亿元,将引入上百家关键配套企业,如芯片、半导体、电机、电池、零部件、常规的汽车零部件等,与蔚来的整车制造工厂一起,构建起了一条从原料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而大众安徽亦表示,将围绕MEB工厂,引进相关供应商,建立产业园。

长久深耕于合肥的江淮汽车亦处于加速转型之中。除了和大众、蔚来的合资、合作外,江淮已通过思皓品牌,加速乘用车的新能源化;新能源商用车已于2022年实现超过3000辆的出货量,今年还将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混合动力汽车

目前,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集聚规上企业300多家,包括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合肥长安、安凯汽车等6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关键配套企业。形成涵盖整车、电池电机、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回收等配套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上的更多企业正在来到合肥。前瞻汽车研究院的研报显示,合肥新能源汽车历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呈波动性增长趋势,2021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达218家;2022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册企业数量为135家,但仍然处于高位,表明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热潮未减。今年1月7日,合肥5个新能源项目同日集中开工,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值超500亿元。

向德国输出汽车

合肥与德国汽车产业的渊源起自燃油车时代,当时德国车企是技术和产品的单向输出方。

2017年12月22日,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一位江淮汽车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和大众合作之中,大众的VDA质量体系帮助江淮提升了产品的制造工艺和质量;同时在大众还在更早的研发阶段,帮助江淮提升了产品的调校水平。

江淮和大众的早期合作,导入海外先进技术和生产标准,是燃油汽车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缩影。现代汽车诞生于德国,且一直是德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中德汽车产业的交互中,德国一直是品牌和制造能力的输出者,中国则是市场和制造能力的追赶者。

在燃油汽车时代,无论是江淮,还是吉利、长安等强势车企,尚未和合资车企产生广泛、直接的竞争,中国车企依旧以技术导入为主;在海外市场布局上,江淮、奇瑞、长城等车企,大多聚焦于中东、南美等落后汽车市场,中国燃油汽车并未在德国市场获得成规模的销量和较好的口碑。

这种情况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正在发生改变。

“传统燃油汽车时代,中国是一个以海外技术导入为主的市场,国内车企在做产品的时候,也是以‘对标’为主,通过在相同或者更高配置下,更低的售价,和海外汽车品牌进行错位竞争。”某新能源车企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在电池、产品定义、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部分领域,中国车企已经走在了部分传统豪强的前面。

2022年10月8日,蔚来在柏林举办Nio Berlin,正式宣布进军包括德国在内的四个西欧国家市场,并将在当地构建起由产品和服务等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打造以车为起点的用户社区,12月,德国首家蔚来中心在柏林开业;同时蔚来正在汉堡、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等城市建设蔚来中心与蔚来空间。

蔚来方面向记者表示,2023年2月1日,蔚来首批产品已经登陆荷兰,并开启当地的交付,近期德国的交付工作也将正式启动。目前蔚来已经在欧洲接入38万根充电桩,并可使用蔚来NFC卡片直接访问,蔚来欧洲版充电地图也已经投入使用。

但蔚来在欧洲的布局,不仅仅是以订阅制和整车购买模式销售汽车,在宣布进军德国前,蔚来已与欧洲最大的充电园区运营商Sortimo进行合作,首座换电站于2022年9月28日在慕尼黑和法兰克福之间的楚斯马斯豪森上线。

“从2021年4月开始,蔚来就在欧洲启动了辅助驾驶的测试,现在已经有一支不小的测试车队。”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除了在德国落地全体系服务之外,蔚来已在柏林建立了创新中心,用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以及能源技术的研发;蔚来全球设计中心则位于德国南部重镇慕尼黑。

新能源汽车时代,合肥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改变了燃油汽车时代单向输入的模式,蔚来、比亚迪、大众安徽等企业,在已有的“引进来”模式的同时,帮助合肥打通了“走出去”的通路。葛皖镝表示,从全球层面来看,大众安徽肯定会为某些部件、应用或产品为集团全球提供研发支持。

德国本土此前缺乏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生态,这影响了其本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国轩高科的总部位于合肥,它此前已经在德国落地,投资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

2022年6月27日,国轩高科表示,将在德国哥廷根工厂设立其欧洲首个电池生产运营基地,计划投建年产18GWh生产基地。“我们在这里开启国轩电池在德国乃至欧洲的应用研发和产品制造。我们一定将中国先进的电池技术与德国先进的工艺工程完美结合起来,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在哥廷根工厂开幕仪式上表示。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进入博世、大陆等传统头部供应商的家乡。除了国轩高科外,1月26日,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工厂启动锂离子电池电芯的量产。宁德时代德国工厂计划总投资18亿欧元,规划产能14GWh,未来将为当地总共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另一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则在德国萨尔州和勃兰登堡州建设两家工厂。

“合肥制造”走向德国,也引起了部分海外车企的重视。

2022年10月,一辆蔚来ET7停在了德国奔驰研发中心的停车场里。此时距离蔚来正式宣布在德国提供服务还有几天时间。张文向记者表示:“从停车场的照片来看,这肯定不是一辆蔚来官方送到德国的车,红色的车牌代表了试驾车,再加上它出现的位置,大概率是一辆奔驰在中国买入,运送到德国用于测试的产品。”

大众集团的子公司奥迪,则在蔚来正式进军德国前,起诉蔚来ES8、ES6等车型侵犯奥迪商标权,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奥迪对于蔚来进军德国的一次“例行狙击”。

更早之前,大众集团原CEO赫伯特·迪斯被人拍到在中国试驾比亚迪的SUV唐。迪斯曾在内部讲话中直言“我和拉尔夫·布兰德斯塔特 (Ralf Brandsttter,大众乘用车CEO) 测试了几辆来自中国的汽车。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真的很棒。下一个高尔夫决不能来自中国!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从欧洲买品牌、买技术回来,把买回来的东西做成商品再出口。到今天,电动汽车的发展让我们有了从商品出口到技术输出的升级转型的关键窗口。”一家自主车企海外业务高管向记者表示。

未来之路

合肥和汽车的渊源,可以追溯至1964年,当年1月巢湖汽车配件制造厂正式成立,这也是江淮汽车厂的最早雏形;5月改名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同年8月,江淮汽车制造厂由巢县迁至合肥市东流路。1968年,江淮汽车制造厂的工人们白手起家造出了第一台2.5吨载货汽车,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空白,也拉开了合肥汽车工业的序幕。

到2016年,“合肥造”汽车年产量达到83.4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2.5万辆。但同比上海的260万辆、重庆的266万辆、广州的263万辆,在以燃油汽车为主的时代,合肥汽车产量在全国并未进入第一梯队。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根据安徽的规划,该省希望合肥最终成为中国汽车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合肥经信局数据显示,2022年前11月,合肥新能源汽车产品13.29万辆,同比增长38.9%,占全市汽车产量的25.8%,产量和比重创历史新高。

从新能源汽车生产总量来看,目前合肥和国内一线城市仍有较大差距。

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冯雷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5万辆,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其新能源汽车产量占西安汽车总产量达到80.88%。而深圳、重庆、常州和广州等城市的新能源车产量分别为55万、36.9万、34万和31.3万辆。

东亚前海证券研报认为,安徽省处于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发达,临近的江浙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河南、湖北、江西、山西等地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技术和资源输入。随着发达地区人力成本上升与产业结构调整,长三角部分制造业产能开始向安徽迁移,目前安徽已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之一。

2022年7月,安徽印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指出,将培育3到5家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支持合肥市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根据合肥规划,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培育百亿级企业10家,实现产值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布局完整、结构合理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动力电池年产能超过300GWh,驱动电机系统年产能超过300万套。

此外,合肥还成立了科创型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在科创方面加大投资,使得产业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为将来汽车产业发展赋能。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曾表示,合肥全产业总投资超2500亿元,本土配套率达30%,百万辆产能正加速释放,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