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急的金水河切开滇南群山,勾勒出金平最灵动的边境线。这里是苗族银饰叮咚的层层梯田,是傣家筒裙摇曳的湿热河谷,是哈尼锦衣拂过的云海茶山,更是世界蝴蝶翩跹的基因宝库。
502公里的边境线缝合起9个民族的织锦,从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到红河裂谷地热蒸腾的天然温泉——金平的姿态,从海拔3074.3米处到海拔105米间自由舒展。
跟随镜头踏进这片“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土地,看边民互市的炊烟缠绕界碑,听民族特色的歌声萦绕耳边。千般风物,皆在边疆大地的呼吸间脉动。
群山怀抱中,梯田如绿色的阶梯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山腰的房屋与电线杆点缀其间,定格了金平边境的宁静与生机勃勃的山地风物。
蜿蜒的公路穿行于青山之腰,梯田、桥梁在厚重云雾中勾勒出线条,白云与蓝天相互低语,尽显金平边境山间的空灵与辽阔。
界碑庄严矗立,刻有“中国”与“66(1)2001”字样,中国金水河口岸的红字横幅在蓝天下肃然生辉,诠释着边境线神圣的风物轮廓。
改扩建后的金水河口岸,12条出入境人工查验通道同时打开,出入境旅客在执勤民警的引导下,在候检区域有序接受查验。
戴斗笠的阿妈弯腰整理货物,点亮金平日常的烟火气息。
身着华丽民族服饰的阿妈穿行过界,“中国金水河”大字在墙上闪耀,尖顶帽饰与提袋之间是边境多元文化的生动剪影。
竹篮精心盛放多肉植物,石台上花朵暗香浮动,这小小盆景是金平山野的缩影,娓娓道出边地风物的精致。
鲜翠葱束与红番茄、黄香蕉挤满摊位,叶铺的豆角叠出层次,集市一角如调色盘般缤纷,唱响金平物产丰饶的田园赞歌。
竹筐满载苦瓜,疙瘩肌肤在绿意中饱满欲滴,根须轻垂的质朴,是金平农田的馈赠,诉说着边地物产的天然本色。
沾满山野气息的黑姜在镜头下匍匐,细须还缠绕着边境土壤的呼吸。这是金平大地最原始的勋章。
阿妈俯身轻扫,帚尖拨动散落的橙色果实。一帚一拾间,扫亮了边境小城初醒的烟火褶皱。
粉红丝线在阿妈含笑的眸子里绷直,襟口纽扣锁住山风,门廊化作绣框,千缕柔情正编织着民族血脉里永不褪色的纹章。
阿妈垂首引针,捻细银针梳理着哈尼族衣襟上代代相传的纹路。青布上渐渐浮起红羽般的菱形锁扣,绒球头饰随缝纫节奏轻颤。
浅米色小楼依山而立,茅草屋檐拢住边陲的云。
金平的模样,就在这山川河流里、云雾梯田间、热闹集市上、静静界碑旁。它是蝴蝶的乐园,是物产的宝库,是边民生活的画卷。这千般模样,共同拼成了这片独特边地的鲜活故事。简单自然,生生不息,这就是金平。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 权杨晨 葛婧萌 耿天宇 华中科技大学 余崔琬
指导老师:马梅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