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以青春之名,筑就创新之城

发布时间:2025-07-18 20:11:22

原标题:以青春之名,筑就创新之城

6月24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涌动着青春的浪潮。这场以“启航向‘海’”为主题的毕业季活动,不仅是高校毕业生的“职场首秀”,更是海淀区向全球青年人才发出的“创新英雄帖”。

在活动现场,北京市教委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构建起“赛-孵-投-转-融”全链条服务体系。这一政策设计突破了传统就业服务的单一性,从赛事挖掘创新苗子到孵化器提供物理空间,再到科技人才贷和百亿成长基金的金融赋能,形成了“发现-培育-转化-产业化”的闭环。这种“全周期”支持模式,既回应了青年创业者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资金周转等关键节点的需求,也体现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通过资源整合与能力建设,帮助青年实现从“创业小白”到“行业领军者”的蜕变。海淀区委组织部发布的《海淀青春合伙人启航加速包》,更从就业、创业、安居、生活四大维度擘画青年友好生态蓝图。“大学生实习实践行动计划”统筹300余家企业提供近8000个优质岗位,既解决了企业“用工荒”,又帮助青年积累职场经验;“海职汇”平台每年发布8万个岗位,通过精准匹配提升就业质量,这种“岗位供给侧改革”正是社会工作“需求导向”原则的生动实践。在安居保障方面,青年公寓租金梯度折扣和每月1000元租房补贴,有效缓解了毕业生的经济压力,让“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落地生根。

海淀吸引青年人才的魅力,不仅在于政策红利,更在于其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这里聚集了37所高校、264名科学家、9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完整链条。例如:龙芯中科与高校合作开展产学协同育人项目,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模式,每年培养数百名芯片设计人才;中科曙光联合100余所高校建立大数据学院,累计培养2万余名技术人才,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机制,让青年人才既能接触前沿技术,又能参与产业实践,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社区层面,海淀通过“留海”直通车等项目,构建起“城市融入-交友联谊-普法维权”的立体化服务网络。社区青年汇定期举办主题沙龙、文化活动,帮助毕业生快速融入城市生活;而人才卡整合交通、文旅、商圈等资源,让青年在紧张工作之余享受生活便利。这种“工作-生活-社交”的全方位支持,打破了传统人才服务的“孤岛效应”,使海淀成为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家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淀校友卡”的推出。这张整合了政策扶才、安居乐活、专属AI等功能的电子身份标识,将毕业生从“临时校园身份”转化为“终身创新社群”成员。通过校友资源的深度链接,海淀正在打造全球校友汇聚的核心枢纽,让“校友经济”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这种“以情感为纽带、以生态为载体”的人才战略,彰显了海淀对“人才黏性”的深刻理解——真正的人才吸引力,不仅在于物质条件,更在于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

青年人才的集聚,为海淀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在2025中关村毕业季“热AI聚场”展区,青年创业者展示的“植物钢琴师”“脑机控制机器人”“多感官沉浸式VR游戏”等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融合。潞晨科技创始人尤洋带领团队研发的大模型训练系统Colossal-AI,不仅降低了企业技术落地成本,更推动海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提升。这些案例印证了“青年是创新第一动力”的论断——他们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跨界融合的思维,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重塑产业格局。与此同时,海淀的创新生态也为青年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东升科技园通过“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接力培育模式,成功孵化百余个科创项目,其中九号机器人从入驻时的500平方米办公区发展为全球智能出行领军企业。这种“企业成长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的模式,正是城市与青年相互成就的生动写照。更值得关注的是,海淀正在探索“创新合伙人”机制,将科学家、高校、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创新资源整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种新型协作模式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更稳定的发展预期。

从社会工作视角审视,海淀的人才战略蕴含着深刻的治理智慧。通过政策创新构建支持网络、通过生态培育激发创新活力、通过情感链接增强人才黏性,这种“系统思维”与“精准服务”的结合,为超大城市青年人才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海淀样本”。在“启航向‘海’”的时代号角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对青年的礼遇,更是一个国家对创新未来的期许——当青春与城市同频共振,当梦想与时代同向而行,必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侯池)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