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回顾第一国际时期对巴枯宁阴谋集团的斗争(1)-论马列毛革命者的革命路线

发布时间:2025-07-18 17:16:40

  巴枯宁这种无政府主义分子从根本上是反对革命的,他反对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并动用国家机器去镇压反革命,倒果为因把一些表面的、肤浅的表现来掩盖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个造成一切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不消灭国家这一统治阶级专政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就不会消失,因此处于被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目标就是夺取国家政权,只有夺取了国家政权掌握了上层建筑,才能借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能动地改造经济基础,变革所有制关系,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才能缩小资产阶级法权,最终消灭阶级和国家。

  巴枯宁是典型的机会主义份子,用经济斗争的错误路线来消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用左倾的无政府主义来反对无产阶级来巩固革命成果,事实上给革命带来了重大的破坏,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路线就是生命线,必须注重时时刻刻与机会主义思想进行斗争,才能够保卫革命党,保证革命的胜利。

  巴枯宁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后半期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出现的机会主义派别,巴枯宁主义在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广为流传,给工人运动造成极大危害。是第一国际活动的第二时期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敌人。巴枯宁是第一国际时期的大阴谋家,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之所以要讲解巴枯宁的错误,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指导当代马列毛主义者如何在帝国主义赵修进行革命。

  我们能从巴枯宁的错误路线中学习到:

  在帝国主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一要一个革命家组织的领导,以进行整个阶级的有组织斗争。二要进行彻底的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

  而在成功推翻资产阶级后,一定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来逐步消灭资产阶级法权,而不是学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放任资产阶级法权的流毒。

  (一)要经济斗争与维权斗争,还是要无产阶级夺权的政治斗争?

  在第一国际的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揭开了国际内部反对巴枯宁主义这场最激烈的斗争的序幕。

  大会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继承权问题。巴枯宁及其党徒认为现代社会的罪恶的根源,不是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国家,国家产生了私有制,又用继承权巩固和扩大了私有制。因此继承权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废除继承权就可以消灭财产上的不平等,所以它是社会革命的起点。他们要求大会通过一项“全面废除继承权”的决议,宣布这是工人阶级解放的必要条件。

  大会宣读了马克思起草的《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报告指出:继承权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现存社会经济制度的法律上层建筑,它不是产生私有制的原因,而是私有制造成的结果。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本身,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继承权才能废除。如果“承认废除继承权是社会革命的起点,只能意味着引诱工人阶级离开那实行攻击现代社会真正应持的阵地”,“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反动的”,它只能转移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大方向。大会最后没有作出决定,巴枯宁妄图把自己的纲领强加给大会的阴谋未能如愿。

  到底什么是工人阶级解放的必要条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维权上访斗争,动物保护运动,环境保护运动,性少数权益保护运动,种族平等运动,小资产阶级因为伤春悲秋而起的绝望的苦恼叫喊与啜泣,泛左翼的于互联网上的稿海战术与左翼游击战,等等林林总总的不以摧毁私有制为目的的斗争,皆为头脚颠倒的改良主义经济主义性质的斗争,最终资产阶级仍然稳坐钓鱼台。巴枯宁所谓的以废除继承权为基础只是从维护资产阶级专政角度出发,而在当代的巴枯宁们,他们就是未明子,泥潭派老左,阳和平这样的取消主义者,向工人鼓吹放弃政治,在资产阶级性质的赵修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来达到取消革命的目的,讨他们的资产阶级主子的欢心。马列毛主义者和一切革命群众都必须认识到只有彻底的推翻资产阶级的夺权革命才是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出路!

  在马列毛主义者看来,在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之间,占主要矛盾的,从来是政治斗争,一切斗争的目的都应该朝着推翻资产阶级的方向去努力。当代的经济斗争,必然只有在地下革命家组织的坚决领导下,才能发挥其革命的能组织起无产阶级的作用,脱离地下革命家组织的领导,经济斗争必然退化到工联主义等资本主义所允许的老框架内。

  巴枯宁所要求的正是放弃政治的斗争,只是废除继承权,而不触动资产阶级专政分毫,所以这只是经济的斗争,让工人放弃政治,最后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巴枯宁以及其以后的无政府主义者从未达成推翻资产阶级的目的,而且从来是以表面革命的面目,蛊惑工人阶级参与到他们的头脚颠倒的经济运动中去,实际上给巩固资产阶级的专政带来了远比直接下场专政要好的效果。不管无政府主义者主观是如何想的,在客观上就是一直以来造就着这样反革命的作用。

  (二)必须进行有组织斗争即由革命家组织所领导的斗争,这是从巴黎公社就已经明确的事情

  1870年7月开始的普法战争引起法国革命形势飞速展,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用暴力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巴黎公社。其时第一国际正在火热地支援法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巴枯宁这个可耻的叛徒在第一国际放松对他的路线围剿后疯狂跳脚,先是1870年9月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爆发起义。巴枯宁跑到里昂,混入起义领导机构,在他的影响下,颁布了关于废除国家的无政府主义法令,结果资产阶级国家只派两连军队就镇压了起义。而在巴黎公社成立后,巴枯宁开始胡说什么:“我们在那里并没有什么可做的事情”,接着又诬蔑公社是“对于国家的否定”。他说:“在俄国,强盗是真正的、唯一的革命者。”只要有少数“革命者”,一声令下就可以掀起普遍的、自发的暴动,就可以“破坏一切”,可以在24小时内消灭一切国家。他说:“革命者只知道一门科学—破坏的科学”,“应该只有一个思想、一个目的—无情的破坏”。他认为“这就是革命的全部秘密”。因此,在巴枯宁看来,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是完全不必要的。他极端仇视无产阶级通过组织起来进行阶级斗争,反对革命家组织对群众运动的领导。巴枯宁认为在“革命”后建立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最充分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没有任何权威。

  巴枯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在他对于巴黎公社的指控中和在里昂的实践中都反映出他追求个人绝对自由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而这一思想根源,就带来了他在实践上放弃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寄希望于影响力路线,妄想发几道无政府主义法令的召唤,就能把全欧洲的像他一样的无政府主义党徒给聚集起来,无政府主义者的小资产阶级本性决定了这种影响力路线,而这样自发性的斗争在资产阶级专政下必然会破产。

  【伟大的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工人阶级必然要通过组织来进行彻底的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

  为了及时总结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回击巴枯宁分子的宗派分裂活动,1871年9月17——23日,第一国际在伦敦召开了秘密的特别扩大会议。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这次代表会议。

  会议最后通过了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草拟的“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的决议”,重申第一国际《成立宣言》关于“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的重要论断,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一切政治活动都应该是经济解放的手段,要求国际会员注意经济运动同政治运动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彻底批判了巴枯宁关于放弃政治斗争的谬论。

  决议明确提出在各国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指出:“工人阶级在它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工人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要保证杜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

  这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在伟大的巴黎公社革命的实践中,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一次飞跃式发展。过去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是先有布尔什维克党近20年的扎根发展作为基石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中共的组织领导来作为革命核心的。当代的印共毛的革命,都已经或者将要沿着这一光辉的路线前进!必须要建立起一个革命家组织,才能作为革命的核心组织领导工人阶级的革命!

  (三)在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后,仍然存有资产阶级法权,所以必须同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来反修防修。–彻底批判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国家学说和反权威主义学说,同时热烈赞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巴枯宁主义的实质】

  巴枯宁认为现代社会的罪恶的根源,不是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国家,国家产生了私有制,又用继承权巩固和扩大了私有制。因此,他把废除一切国家政权,代之以“无政府状态”作为社会革命的目的。他疯狂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比现存国家更加专制独裁”。巴枯宁认为“社会革命”的真正动力是破产农民和小生产者,以及游民、流氓无产者。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反映小资产阶级在机器大生产打击下遭到破产的绝望情绪,同时又掺杂了流氓无产者的思想意识,因此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列宁说:“无政府主义是绝望的产物。它是失常的知识分子或游民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无产者的心理状态。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无政府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巴枯宁主义是极其反动的,他追求个人绝对自由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是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世界观的大暴露。

  【彻底批判巴枯宁的国家学说】

  1873年巴枯宁抛出了他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在这本集无政府主义观点之大成的大毒草中,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它的国家学说进行了最下流、最恶毒的攻击和诽谤。

  巴枯宁既不知道什么是国家,也不知道国家将是怎样消灭的,他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完全搞颠倒了。

  恩格斯指出:“广大的杜会民主党工人群众都和我们抱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国家权力不过是统治阶级—地主和资本家—为维护其杜会特权而为自己建立的组织,而巴枯宁却硬说国家创造了资本,资本家只是由于国家的恩赐才拥有自己的资本。因此,既然国家是主要祸害,那就必须首先废除国家,那时资本就会自行完蛋。而我们的说法恰巧相反:废除了资本,即废除了少数人对全部生产资料的占有,国家就会自行垮台。”

  巴枯宁荒谬主张在24小时内消灭一切国家,目的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恩格斯在揭露他的祸心时指出:这“就是破坏胜利了的无产阶级能用来行使自己刚刚获得的政权、镇压自己的资本家敌人和实行社会经济革命的唯一机构,而不进行这种革命,整个胜利最后就一定会重归于失败,工人就会大批遭到屠杀,巴黎公杜以后的情形就是这样。”

  针对巴枯宁疯狂咒骂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国家被推翻后,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只要其他阶级特别是资本家阶级还存在,只要无产阶级还在同它们进行斗争(因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无产阶级的敌人还没有消失,旧的杜会组织还没有消失),无产阶级就必须采用暴力措施,也就是政府的措施;如果无产阶级本身还是一个阶级,如果作为阶级斗争和阶级存在的基础的经济条件还没有消失,那末就必须用暴力来消灭或改造这种经济条件,并且必须用暴力来加速这一改造的过程。”而且无产阶级专政将不是“临时的、短暂的”,“工人对反抗他们的旧世界各个阶层的阶级统治必须延续到阶级存在的经济基础被消灭的时候为止。”

  【彻底批判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思想里所谓的反权威主义】

  权威是指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产生的最有威望(或最有强制力)、最有支配作用的力量。在第一国际第五次大会海牙大会上与巴枯宁派决裂后,为了彻底在思想上哲学上清算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恩格斯著了《论权威》一文。在这篇战斗论文中,深刻地阐明了权威的重要性和产生权威的社会根源,有力地批判了反权威主义。权威的产生是有它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必然性的。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需要一定的权威。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对社会基础的经济关系的分析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经验总结中,精辟地论证了权威的作用与实质,痛斥了无政府主义者主张消灭一切权威,要求个人“绝对自由”,绝对“自治”的反权威主义的谬论。

  历史上一切革命阶级都要推选出自己的有权威的领袖人物,按照一定的权威思想,组成有权威的集团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以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无产阶级需要有自己的革命权威,才能把整个阶级团结成统一的战斗力量,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

  恩格斯指出:“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东西”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绝对的自治。“一个哪怕只由两个人组成的杜会,如果每个人都不放弃一些自治权,又怎么可能存在”。

  无政府主义者主张消灭一切权威,要求个人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反动空想。反权威主义不仅在生产领域里行不通,在政治领域里也是十足反动的。因为它否认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要性,抹杀革命权威和反动权威之间的根本区别。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威,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来代替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威,而且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不仅要用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权威力量去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而且需要有自己的权威,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恩格斯指出:“这些先生见过革命没有?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获得胜利的政党如果不愿意失去自己努力争得的成果,就必须凭借它的武器对反动派造成的恐惧,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要是巴黎公杜不依靠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反过来说,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杜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

  恩格斯揭露无政府主义者的反动本质时说:“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是反权威主义者自己不知所云,如果是这样,那他们只是在散布糊涂观念;或者他们是知道的,如果是这样,那他们就是在背叛无产阶级运动。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只是为反动派效劳。

  其实,反权威主义者不是不要权威,只是要他们自己的"权威"。

  权威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权威,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权威。为了夺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必须坚定地捍卫无产阶级权威,打倒资产阶级权威。一切权威都是相对的,从来没有无条件的绝对权威。权威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革命斗争中自然地形成的,自封的权威一定要垮台。

  毛主席指出:“无政府主义不是不要政府,只是不要别人的政府,只要他自己一家的政府。

  巴枯宁反对一切权威的真正目的,就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反对无产阶级政党,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以便建立他的阴谋家、野心家的权威。在巴枯宁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书信、文件中,标榜反权威的巴枯宁,却要求他的秘密组织汝拉集团的成员,“都自愿地服从它的权威”;鼓吹个人“绝对自由”的巴枯宁,不断要求他的党徒服从“铁的、无条件的纪律”,这就把巴枯宁阴谋家、两面派的丑恶咀脸,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了。

  【回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巴黎公社运动之前是不成熟的,正是在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中,在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者关于国家和权威的论战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发展出来了成熟的无产阶级通过先锋队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理论,和初步的社会主义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理论。马克思在论战中指出的“工人对反抗他们的旧世界各个阶层的阶级统治必须延续到阶级存在的经济基础被消灭的时候为止” 鲜明地体现出来了社会主义下限制消除资产阶级法权的要求。

  这充分说明正确的东西,革命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反动的东西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而限制消除资产阶级法权的理论在10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得到了成熟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以毛泽东,张CQ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在苏联变成修正主义,修正主义疯狂篡权的迫切现实条件下,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导师的理论,才正确总结出资产阶级法权的概念,才能指出“社会主义下仍然有阶级斗争”的论断,才能义无反顾地发起领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来进行无产阶级自下而上的反修防修。正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实践中,反修防修的理论终于从19世纪马恩的初步提出阶段,成长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列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后,与资产阶级军队真刀真枪猛烈地流血地战争的确是不大有了,但在常备军制度,货币制度,脑体劳动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等等林林总总的旧有的资本主义社会残留的资产阶级法权的润物细无声的培养下,走资派就会成长起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修正主义者,使党变修国变色,从苏联变成苏修,莫过于资产阶级法权之根源的原因,这是马列毛主义者需要永远铭记的经验教训。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