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比特币是可以分割的,最小单位为一亿分之一比特币,也就是1聪,一个比特币几万块钱。
很多人说买不起,其实都是可以买的起的,因为买比特币并不需要一个一个地买买,花100块、1000块都可以买到比特币。
一个比特币几万块,你觉得风险太大,可以先买0.1个,也就几千块钱。
大家买币钱先要弄懂两个概念:场外交易和币币交易(此处可跳过直接看购买教程)。
场外交易
有点类似在淘宝上购物,买家把钱打给淘宝平台,卖家把货发给买家,在买家确认收到货后,淘宝平台再将钱打给卖家。比特币的场外交易是买家通过场外交易平台,先将人民币打到卖家账户,并在平台上确认付款后,平台会将卖家的比特币锁定。在买家确认收到人民币后,平台才会将比特币打到买家的平台账户中。如果没有场外交易平台做担保,会有转账后卖家不转币的风险。
币币交易
是指用数字货币换数字货币,比如用比特币(BTC)换以太坊(ETH)。这有点像在一个集市,不能用钱买菜,而是用你家的粮食去换别人家的水果等。
比特币没有办法进行传统估值,因为它没有参考物,它是虚拟货币,传统的估值都是按照利润进行行业对比进行估值,比特币并不产生利润传统估值方法根本没有办法使用,比特币估值是根据安全性,避险性和稀缺性主观对它进行估值定价。
比特币创造的财富传奇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十年多时间涨幅几万倍,这是没有人能够相信到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它就发生了,对于比特币争议很大,很多人认为它就是一种骗局,毕竟虚拟货币基本上没有得到很多国家的的认可,这种价值都是虚拟价值,但很多人非常认可比特币的价值因为它的创新给大家带来了非常多的好处,它的安全性,避险性以及稀缺性都是无价之宝,比特币本身并不产生价值,导致它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估值,这也是很多人对于比特币涨这么高不太认可的原因。
一、比特币不能够产生利润导致没有办法进行正常估值。
学过财务知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公司要估值,只要我们知道公司利润,行业平均利润,找到一个参照物我们就可以轻松把公司估值计算出来,但比特币本身不产生任何利润,传统的估值体系根本不适合它,这也是没有办法估值的原因。
二、比特币是虚拟货币没有参照物导致没有办法正常估值。
如果对一个公司或者企业进行估值,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公司发展规模和参照物进行对比,大概得出公司估值,但比特币是虚拟货币世界上没有参照物,这导致我们没有估值的模型,这也是比特币没有办法估值的原因。
三、比特币估值完全是根据主观的安全性,避险性以及稀缺性进行个人估值。
比特币是虚拟货币因为不能够产生利润,没有参照物就不能够用传统模型进行估值,但比特币是新兴行业,对于新兴行业我们的估值基本上是按照安全性,避险性和稀缺性对它进行估值,这种估值没有模型,所以对比特币的估值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很多人认为它还会继续上涨到4万美元以上,很多人认为它会回调到3万美元下方,每个人主观的估值导致比特币出现大幅度波动,这也是比特币很多时候暴涨暴跌的原因,因为没有统一的模型进行估值,那么我们只能根据现在价格计算它的总市值,这可能也是估值的一种方法。
四、比特币总市值估值方法。
大家都知道比特币价格是不断变法,它的总市值也在不断变法,比特币全球一共2100万个,现在比特币价格3.2万美元,总市值=比特币价格*总个数,比特币总市值=32000*21000000=6.72万亿。
1、比特币
比特币(BTC)是虚拟货币排名榜第一位,总最近六周分别占比全球数字货币总市值的65.91%,67.28%,67.02%,65.62%,63.57%,64.17%。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的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
2、以太币
以太币(ETH)总市值约 227.66亿美元,最近六周全球数字货币总市值占比9.07%,8.57%,8.75%,9.44%,9.89%,8.89%。以太币是以太坊的一种数字代币,被视为比特币2.0版。以太币的系统是使用最广泛的支持完备应用开发的公有区块链系统。与比特币相比,以太币的系统以太坊属于区块链2.0的范畴,是为了解决比特币网络的一些问题而重新设计的一个区块链系统。
3、瑞波币
瑞波币最近六周全球总市值占比3.44%,3.40%,3.66%,3.89%,3.94%,4.25%。瑞波币是Ripple网络的基础虚拟货币,它可以在整个ripple网络中流通,总数量为1000亿,并且随着交易的增多而逐渐减少,瑞波币的运营公司为Ripple Labs。
4、泰达币
泰达币是由Tether公司推出的基于稳定价值货币美元的代币,可以将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美元挂钩,是一种保存在外汇储备账户、获得法定货币支持的虚拟货币。该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加密货币出现价格大幅波动,近六周全球总市值占比3.43%,3.38%,2.63%,2.53%,2.92%,3.27%。
5、比特现金
比特现金全球总市值占比1.69%,1.68%,1.80%,1.90%,2.03%,2.16%。2017年8月1日比特币发生分叉,在一个硬叉的事件中,诞生了这种被称为比特现金的新数字货币。
由于版本切换,比特币区块链被分叉至两条独立的区块链。在分叉前拥有比特币的所有人都有权获得相同数量的比特币现金代币,类似于股票中的股息派发。比特币现金注重密码货币的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
随着比特币价格在8000美元的低区间内不确定地浮动,人们可能想知道,在经历了2019年上半年的大幅上涨(从3330美元上涨至13900美元)之后,比特币为什么又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回调(从13900美元至7700美元)?而在之后,这个备受关注的数字资产又会如何发展呢?
关于比特币在9月25日出现的大幅暴跌,一种可能是解释是,此举只是市场对投资者三个月以来一直关注的“K线图形态”的反应。
比特币价格在6月26日触及13900美元的高点之后,在K线图中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下降三角形形态,然后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整合。就在整合接近尾声时,比特币从9700美元附近突然开始暴跌,并且一度跌破了8000美元。
而就在暴跌前一天,备受关注的Bakkt刚刚推出了其实物结算的比特币期货。
在经历了突然下跌之后,著名的加密货币分析师Ledger Status、Tone vays和Crypto cred分别针对此次暴跌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Ledger Status认为,市场需要选择方向
加密货币分析师Ledger Status(本名为布莱恩·克鲁斯加德)在Twitter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比特币在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盘整之后,市场必须要选择接下来的方向。
Ledger Status还解释道,在比特币价格出现下跌之后,比特币下穿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移动平均线(20周均线),而这进一步加速了下跌。他补充说,
“在之前的熊市和牛市中,20周均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支撑线和阻力线”。
Tone vays认为,市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犹豫
在YouTube上颇受欢迎的加密货币分析师Tone Vays则认为,比特币出现如此“血腥的暴跌”,实际上是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Tone vays解释道,尽管一些加密货币交易员一直在罗列一些指标和数据,来证明比特币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上升走势是合理的,比如比特别的链上交易量、交易频次、交易金额都出现了明显上升,而持币账户、交易活跃账户等数据甚至达到了历史高位。
但是Tone vays指出,在这一期间事实上并没有新的增量资金以新参与者的形式进入市场。而相比之下,比特币在2017年飙升至2万美元的历史高点时,随着比特币吸引了众多公众和舆论关注,加密货币领域出现了大量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和个人。
Tone vays还补充道,“我的粉丝几乎都是在2017年开始关注我的,2018年年初也获得了少量关注,但是在2019年上半年,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新关注我的人”。
Crypto cred认为,市场做多的动能不足
另一位加密货币分析师crypto cred也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技术分析视频。他在视频中解释说,三角形整理形态通常是出现在上升趋势中,而在这样的整合之后,价格一般会继续沿着与之前的方向前进。
所以,在经历了三个月的整合之后,比特币价格本应该继续走高。但是,正如我们在市场所看到的,比特币价格并没有继续上涨,而是出现了暴跌。
Crypto cred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说明市场中做多的动能不足。
此外,Crypto cred还认为,比特币在此前长达三个月的盘整是一个区间整理,而并非是三角形整理,所以一旦水平支撑线被跌破,市场情绪就会变得非常悲观。
Crypto cred还特别指出,在比特币9月份的日K线图中,有24天的收盘价都低于前一天的收盘价,这也说明整个趋势都在向一个不好的方向发展。
未来走势,如何发展?
Ledger Status指出,比特币回踩8000美元甚至更低的区间,很可能是为了给之后的动作做准备。
他认为,接下来多头需要先收回几个关键位置。首先,比特币需要回到8400美元上方,这也是200日均线的位置。
他解释道,如果比特币价格能够重新站上8400美元,就可能会出现快速上涨,并且重新测试9400美元。之后,比特币如果能够进一步向上突破此前的整合区间,就很有希望创造新的年度高点。
但是不幸的是,目前200日均线正在成为一个较强的阻力线,如果接下来比特币无法突破这一位置,就很可能会进一步下探至6000美元的低位。
不过,Ledger Status还指出,即使比特币进一步下探至6000美元,但是从技术上讲,长期的看涨趋势并没有被打破。他说道,
“我仍然保持长期看涨倾向,除非比特币跌破200周均线(目前约为4600美元并仍然在向上攀升),该均线标志着前两轮熊市的底部。”
最后,Ledger Status表示,如果比特币的价格能够反弹到200天和20周均线上方,对市场来说将是相当乐观的。
截至目前,比特币价格为8070.5美元,比特币市值占整个加密货币总市值的份额约为67.1%。
截至北京时间27日14时24分,来自Coindesk的数据显示,比特币报价27372美元/枚,24小时内涨幅超10%。比特币的总市值达5086亿美元(约3.3万亿元人民币),能买下约22个云南白药(A股最新总市值1463亿)。
据了解,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后,其第一次产生价格是2010年被购买所对应约0.0025美元,以2.7万美元的价格计算,比特币诞生以来的价格涨幅已达到1080万倍!
也就是说,当初投资1元人民币,可购买61.3个比特币,现在持仓的价值1080万元人民币。就算比特币已经有如此惊人的涨幅,花旗银行还是在近期喊出了30万美元的目标价,较目前价格超过了11倍!
扩展资料:
24小时内全网爆仓46亿
围绕比特币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是炒作,迟早有一天会是“郁金香泡沫”,也有人认为是比特币的稀缺性推高了它的上涨。因此有人做空,也有人做多。
在疯狂上涨的一天,做空比特币的空头被完爆。据比特币家园网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最近48小时全网各类加密货币爆仓资金达7亿美元(46亿元),其中,比特币爆仓资金达5.87亿美元,最近48小时内全网爆仓人数已经超过6万人。
从历史数据来看,27日的空头爆仓较前一交易日暴涨136%。
参考资料来源:闽南网-比特币价格十年涨幅超1000万倍 目前总市值达5086亿美元
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种加密货币?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超过1350种加密的虚拟货币在流通。截至到目前为止,从市场价格而给出的总估值来看,有23种虚拟货币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97种价值超过1亿美元,573种市值超过100万美元。总而言之,虚拟货币的全部市值已经超过了5万亿美元,其中,发明最早的比特币占了一半以上。玩家们普遍承认,比特币不是最有效的加密货币,也不是最隐蔽匿名的,但就是吃了“头啖汤”,是首个出现的,所以最为人所知,也就是最受欢迎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世界是否需要1350多种加密货币呢?
即使是虚拟币的玩家,都会对这一点深表怀疑的。这个世界哪怕再奇怪,也不可能如此多的虚拟货币。事实上,近年来所持续出现的新ICO虚拟货币如此之多,跟比特币在这一年的“疯狂”表现是相辅相成。这1300多种虚拟货币,绝大部分都是无法被大家承认的,从ICO开始就会有很多漏洞没有人去补,当虚拟币的市场出现重大调整的时候,其中很多就会自动消失,意思是从此再也没有人去挖矿了。
由此也引申出一个问题,当其中某几种加密货币出现问题的时候,整个虚拟货币的产业链和市场,就有可能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受到牵连,即使是现在最坚挺的比特币,也会牵连其中,因为加密货币说到底,目前就是依靠玩家的“信仰”两个字在支撑。
为什么比特币相对于其他加密货币值钱更多?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比特币的总值约为2700多亿美元,而分支出来的比特币现金总值约为317亿美元,比特币黄金的市场总值为51.7亿美元。由于比特币现金和比特币黄金是从比特币中分出的,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应该算作比特币总价值的一部分(当然你从技术上来反驳我也没有办法,这里只是为了粗略说明一下而已)。一旦我们将比特币所有分支全部加起来,我们可以算出约3100多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因此,比特币的总值大约占了市场上所有加密虚拟货币的60%左右。
正如我这几天反复所说的那样,比特币不是最有效的加密货币,也不是最先进的,也不是最匿名的,甚至不是最稳定的加密货币。那么,为什么与其他虚拟货币相比,比特币就这么值钱呢?
很简单,因为比特币有一个催化因素,这就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以及商品交易所,开始把它作为“大宗商品”来交易期货。然后,大家自然会想到,既然得到了期货交易所的承认,那么,它会不会在下一步得到美国政府的进一步承认。而其他的虚拟货币,目前依然在苦苦奋斗之中。
但是我们也一直强调,从比特币被当作“商品”交易的那天开始,它就像黄金那样,真正的货币属性作用,已经在现实中存在感很弱了,而是作为对赌的其中一种产品。这意味着大家都是把比特币作为投机行为来做,而不是真正的使用。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有“官方可能会扶持”的消息就暴涨的虚拟货币,已经不止比特币了,像一种主打物联网原理概念的虚拟货币埃欧塔(IOTA),上两周传来跟微软合作的消息,马上暴升到300多美元,随后,微软出来说没有这回事啊,埃欧塔马上就回落了。可见,在未来,只要虚拟货币一旦有被某某某大公司或者某某组织认可的消息出笼,就会像比特币那样暴涨。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