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币资讯

索拉纳币发行价格多少(索拉纳币发行价格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2-12-11 12:12:19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WOW战袍怎么来的

魔兽世界所有的战袍的收集攻略

一、燃烧远征各派系

1. 奥尔多徽章

需要奥尔多崇拜,军需官恩达尔林(沙塔斯城 47.9, 26.1)出售。

2. 占星者徽章

需要占星者崇拜,军需官恩努利尔(沙塔斯城 60.5, 64.2)出售。

3. 沙塔尔徽章

需要沙塔尔崇拜,奥玛多尔(沙塔斯城 51.0, 41.9)出售。

4. 贫民窟徽章

需要贫民窟崇拜,纳克杜(沙塔斯城 62.1, 69.0)出售。

5. 塞纳里奥远征队徽章

需要塞纳里奥远征队崇拜,芬德雷·迅矛(赞加沼泽 79.3, 63.8)出售。

6. 星界财团徽章

需要星界财团崇拜,卡拉兹(虚空风暴 43.6, 34.3)和帕斯塔兹(纳格兰 30.2, 57.1)出售。

7. 荣耀堡战袍

需要荣耀堡崇拜,后勤军需官乌瑞卡(地狱火半岛 56.7, 62.6)出售。

联盟

8. 萨尔玛徽章

需要萨尔玛崇拜,军需官乌尔格隆(地狱火半岛 54.9, 37.9)出售。

部落

9. 库雷尼徽章

需要库雷尼崇拜,商人纳拉苏(纳格兰 54.6, 75.2)出售。

联盟

10. 玛格汉徽章

需要玛格汉崇拜,补给官纳瑟拉(纳格兰53.5, 36.9)出售。

部落

11. 时光守护者徽章

需要时光守护者崇拜,在塔纳利斯时光之穴内的艾鲁尔米(63.6, 57.6)处购买。

12. 奥格瑞拉徽章

需要奥格瑞拉崇拜,霍纳斯(刀锋山27.6,58.9)处用10个埃匹希斯碎片兑换。

13. 天空卫队徽章

需要沙塔尔天空卫队崇拜,格蕾拉(泰罗卡森林64.3, 66.3)出售。

14. 孢子村徽章

需要孢子村崇拜,麦卡(赞加沼泽17.9, 51.2)处用10个亮顶蘑菇兑换。

15. 破碎残阳战袍

需要破碎残阳崇拜,艾尔达拉·晨行者(奎尔丹纳斯岛47.1, 30.0)出售。

二、PvP

1. 阿拉索战袍

跟阿拉索达到崇拜后可在奥斯莱特元帅(阿拉希高地45.9, 45.6)处接到任务“[60]控制五座基地”,要求在一场阿拉希盆地比赛中控制所有五座基地,奖励这件战袍。

联盟

2. 污染者军旗

跟污染者达到崇拜后可在屠杀者杜维尔(阿拉希高地73.3, 29.8)处接到任务“[60]夺取五座基地”,要求在一场阿拉希盆地比赛中控制所有五座基地,奖励这件战袍。

部落

3. 银翼军服

在战歌峡谷战场入口外的艾蒂尔·月火(灰谷61.5, 83.8)处用60枚战歌峡谷荣誉奖章购买。

联盟

4. 战歌军服

在战歌峡谷战场入口外的凯尔姆·哈古斯(贫瘠之地46.7, 8.4)处用60枚战歌峡谷荣誉奖章购买。

部落

5. 雷矛军服

在盖尔丁(奥特兰克山谷44.2, 18.2)或塔萨迪斯·雪光(奥特兰克山脉39.5, 81.7)处用60枚奥特兰克山谷荣誉奖章购买。

联盟

6. 霜狼军服

在格伦达·狼心(奥特兰克山谷48.9, 84.2)或耶克里·弗兰迪(奥特兰克山脉62.8, 59.4)处用60枚奥特兰克山谷荣誉奖章购买。

部落

7. 列兵徽章

在暴风城旧城区勇士大厅的军士长贝金斯处用阿拉希盆地荣誉奖章和战歌峡谷荣誉奖章各3枚购买。

联盟

8. 斥候的徽章

在奥格瑞玛传说大厅的卫兵布莱恩·石皮处用阿拉希盆地荣誉奖章和战歌峡谷荣誉奖章各3枚购买。

部落

9. 骑士彩带

在暴风城旧城区勇士大厅的军士长贝金斯处用阿拉希盆地荣誉奖章、奥特兰克山谷荣誉奖章和战歌峡谷荣誉奖章各20枚购买。

联盟

10. 石守卫的纹章

在奥格瑞玛传说大厅的卫兵布莱恩·石皮处用阿拉希盆地荣誉奖章、奥特兰克山谷荣誉奖章和战歌峡谷荣誉奖章各20枚购买。

部落

三、其它来源

1. 血骑士战袍

血精灵圣骑士独有,完成召唤100%速度军马的系列任务同时获得,开始于骑士领主布拉德瓦罗(银月城89.1, 34.9)给的“[60]索拉纳大人的召唤”。

仅限血精灵圣骑士

2. 竞争者的战袍

2008年8月8日-25日北京奥运期间添加了新的节日“竞争之魂”,在这期间,只要参加战场一次就会在邮箱中收到这件战袍。这个节日每2年一次。

3. 绿色伊利达雷徽章

1. 在影月谷的征服之路上杀死带着手下在巡逻的征服者瓦萨雷克,取得“瓦萨雷克的日记”,开始一个任务“[70 ]瓦萨雷克的日记:战争的前奏”。

2. 在征服之路尽头的平台上可以找到水晶监牢(51, 73),接下后续任务“[70 ]火红岗哨之战”,会有几拨的敌人出现,70级的时候需要一个3-5的小队才能完成,结束后向沙塔斯城的阿达尔回复,在奖励的沙塔尔礼物中有几率获得绿色或紫色的徽章。

4. 紫色伊利达雷徽章

同上。

5. 公会徽章

在各大主城贩售公会徽章处购买。

6. 血色十字军徽章

在血色修道院地下城军械库击败头目赫洛德后会涌入海量的血色预备兵,他们有1.5%几率掉落。

7. 夏日烈焰徽章

仲夏焰火节(6月21日至7月5日)期间在奴隶围栏地下城内通过日常任务召唤出冰霜之王埃霍恩,击败后出现的箱子可以拿到“埃霍恩的碎片”,交给旁边的NPC就可以选择烈焰徽章或天空徽章,这个任务每年只能做一次。

8. 夏日天空徽章

同上。

9. 阿古斯之手徽章

完成秘血岛主要的任务线以后,先知维伦提供最后一步“[20]未知的命运”,奖励这个徽章。所有联盟种族都可以做这个任务线,但只有德莱尼可以进行最后几步。

仅限德莱尼

10. 暴风城徽章

魔兽世界早期测试时一个任务的奖励,正式版中无法取得。但这件战袍仍然被列在战袍成就的判定条件中,也许是错误,或者将来打算重新加入。

目前不存在

11. 冠军徽章

在2005年5月,刚刚加入旧的荣誉系统后不久,暴雪和nVidia合作搞了一个活动,活动期间各服务器上每个阵营中取得最多荣誉值的玩家可以得到这件战袍。

绝版

12. 银色黎明徽章

在纳克萨玛斯开放前的天灾入侵世界事件中可以取得。

绝版

13. 保卫者的战袍

在燃烧远征开放前的黑暗之门开启事件中可以通过任务取得,随后的补丁中移除了这个任务。

绝版

14. 塔奎林徽章(Tranquillien Tabard)

塔奎林是血精灵初始区域的一个镇子,是一个独立的派系,但奖励中并没有这件战袍。在收集战袍成就的判定条件中有这件战袍,可能是错误,或者计划在未来加入。

目前不存在

四、集换式卡牌奖励

1. 烈焰徽章(Tabard of Flame)

来自魔兽世界集换式卡牌。国内已经发行的第一个套牌《艾泽拉斯英雄传(Heroes of Azeroth)》中包含稀有卡牌“远射兰铎(Landro Longshot)”,用这张牌上刮开的代码可以在游戏中兑换这件战袍。

2. 冰霜徽章(Tabard of Frost)

来自魔兽世界集换式卡牌,积累2000UDE后可以购买换取这个战袍的代码,比较容易取得,参考价约是10美元,国内目前还没有发行。

仅限欧美服

3. 虚空徽章(Tabard of the Void)

4. 愤怒徽章(Tabard of Fury)

6. 光辉徽章(Tabard of Brilliance)

7. 奥术徽章(Tabard of the Arcane)

8. 保卫者徽章(Tabard of the Defender)

五、巫妖王之怒新增战袍

1. 探索者战袍(Tabard of the Explorer)

完成探索成就(探索东部王国、卡利姆多、外域和诺森德)奖励的史诗战袍。

2. 博学者徽章(Loremaster's Colors)

完成任务成就(在东部王国、卡利姆多、外域和诺森德都完成足够的任务)奖励的史诗战袍。

3. 蛮力战袍(Tabard of Brute Force)

完成竞技场成就,在80级时赢得300场竞技场排位赛胜利的奖励。

4. Tabard of the Ebon Blade

跟Knights of the Ebon Blade声望达到友善可以购买,该派系的军需官Duchess Myx(43, 20)可在Icecrown西北边完成任务夺取的The Shadow Vault找到。

5. Tabard of the Argent Crusade

跟Argent Crusade声望达到友善可以购买,该派系的军需官Veteran Crusader Aliocha Segard(87, 75)可在Icecrown东南角的The Argent Vanguard找到。

6. Tabard of the Wyrmrest Accord

跟The Wyrmrest Accord声望达到友善可以购买,该派系的军需官Cielstrasza(59.9, 53.0)在Dragonblight的Wyrmrest Temple上层。

7. 肯瑞托战袍(Tabard of the Kirin Tor)

跟肯瑞托声望达到友善可以购买,该派系的军需官Archmage Alvareaux(25.3, 47.7)在达拉然The Violet Citadel内。

8. 成就战袍(Tabard of the Achiever)

完成收集25件战袍的成就取得的奖励。

六、总结

来自燃烧远征各派系的战袍都需要崇拜声望,每方各有12种(很少人兼有奥尔多和占星者的战袍);来自PvP的每方5种,多打几遍战场就能得到;另外比较容易取得有公会战袍1件、任务奖励1件、节假日取得的2件,再加上巫妖王之怒中4个派系的战袍只需要友善就能取得,这样一共25种。在资料片前达成的难度很大,需要有银色黎明徽章和保卫者的战袍,打到血色十字军徽章,不是血精灵圣骑士或是德莱尼的话,还得购买一件烈焰徽章。

如果你摧毁了通过任务取得的战袍,在3.0.2补丁中很多地方都有NPC可以帮你恢复

欧元正式启用说明了什么

一篇写的很全面的文章-------欧元的积极意义集中表现为欧洲一体化建设有了新的“助推器”,国际经济发展面临新格局。

2.1 欧元推动欧洲迈向统一

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又一次实现货币统一,其间经历了漫长的19个世纪。但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罗马帝国是用武力征服异邦,强行实施单一货币,而今天的欧洲联盟则以经济的、政治的,即和平的渐进手段逐步迈向统一,各成员国主动、自愿地让渡自己的部份主权,包括货币主权,欧元的问世便是这一进程的必然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当因为经济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等因素造成各成员国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明显时,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便分3个步骤:协调(harmonisation)--趋同(convergence)--统一(integration)。使用的法律工具是,在协调和趋同阶段多以指令(directive)的形式,提出总体目标,规定达标时间,但由各成员国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和行动;在统一阶段,则颁布条例(reglement),立刻无条件地在欧盟所有成员国生效。统一的最高形式就是形成“共同政策”(la politique commune),如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PAC),或者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如本文论及的欧元。但不论怎样,欧盟一体化进程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从协调到趋同再到统一,自始至终遵循着一种内在的、逐次推进的逻辑法则,一环紧扣一环,形成水到渠成之势,具有不可逆转性。建立自由贸易区导致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催生统一大市场,统一大市场需要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由此可见,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每个阶段既是承上的结果,又是启下的引子。欧元的意义也在于此,它的实施必将构成新的动力,推动欧洲走向更高层次的联合。

首先,欧元将促使欧盟各国整顿并严格管理自己的公共财政,防止政府开支无度,努力营造健康稳定的经济环境,因为《马约》规定的预算赤字标准和公债标准连同其他3项趋同标准具有不可逆转性,也就是说,申请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同时符合上述5个条件,并且一旦成为欧元国,必须始终接受上述5项标准的约束,不得违规,更不能退出。比如意大利,当年为了赶上欧元头班列车,不得不进行痛苦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致使政府财政赤字从199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降到1993年的3.9%。就连法国也是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之后才于1997年底将财政赤字压到了决定性的3%以下。几乎在同一时期,欧盟的预算赤字也由1993年破纪录的6.2%回落至1999年的2.4%,去年仅为1.7%。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率。由于通胀水平是货币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马约》明确规定,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既是欧盟成员国入围欧元区的首要必备条件,也是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从各成员国,特别是欧元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欧元效应非常明显。上个世纪70年代,欧盟国家的平均物价上涨指数高达10.6%,90年代后持续走低,2001年降至1.8%,欧元区为2.1%。葡萄牙、瑞典等国表现尤为突出,通胀率分别从1990年的13.3%和10.2%下降到1999年的2.2%和0.6%。法国近3年来更是一枝独秀,1999年欧元正式出台时,它的年通货膨胀率只有0.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1年也仅为2.1%,远低于《马约》规定的上限标准。

第二,统一的欧洲货币必将首先强化欧盟内部的市场竞争,促进商品和服务流通,资本和人员流动,这就迫使欧盟各国,特别是欧元国加大税收、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尽快实现税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趋同,以期缩小与邻国的明显差异,吸引人才和投资。为此,目前欧盟9国实行了最低标准工资制。按实际数额算,大致可分成3类国家:在西班牙和英国,最低标准工资分别相当于本国平均工资的34%和37%;在比利时、希腊、卢森堡和荷兰,最低标准工资则分别为本国平均工资的39%、41%、42%和44%;法国和葡萄牙最高,分别为49%和57%。

欧元的第三个良好效应在于刺激欧盟企业的生产与贸易。在没有统一货币的情况下,欧盟15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能不考虑汇率的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易风险和成本的额外增加(如外汇的买卖差价,支付和转帐时的银行手续费等),包括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人们不会忘记,1992-93年间,法国多菲内省的企业家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老板就是因为意大利里拉的突然大幅度贬值而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实施欧元后,由于欧元区之间的货币汇率已经锁定,这类风险便不复存在,类似的悲剧也自然不会重演。据法国专家估算,用欧元交易节省的费用相当于欧盟15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3%~0.4%,仅法国每年可少开支250亿法国法郎。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成本的降低、竞争力的增强。欧元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透明度,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深化欧洲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改善企业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并最终促进整个欧盟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的确,欧盟区内贸易过去一直占欧盟成员国全部对外出口贸易的60%,而今这一份额已增加到近80%,达1.6万亿欧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是欧洲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四,欧元的产生正在导致欧洲金融市场的资产重组,或者说促使欧洲的金融市场趋向统一。这是因为实施欧元后,汇率风险的消除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证券发行人能够以低成本集中筹措大量资金,扩大股票和证券的交易能力,并在短期内获得规模效益,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和个人使用欧元工具在欧元区进行多元化投资。1998年,欧元出台之前,在欧洲金融市场发行的美元证券总额为4090亿美元,第二年欧元正式启动后,达到4700亿美元,增幅15~20%。而在同一时期,以欧元计价的证券总量则从1998年的2210亿美元猛增到1999年的5220亿美元,翻了一番半。

第五,更为重要的是欧元对欧洲就业形势的积极影响。长期以来,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界,特别是法国经济学界的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货币与就业从来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创汇,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强势货币抑制通胀的同时抑制经济增长,导致就业不足。其实并非如此绝对。众所周知,瑞士、美国和德国等都是货币坚挺的国家,但也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法国法郎在1981-1987年间曾经5次贬值,法国经济却并没有因此回升,失业率则从7.4%猛增到10.5%。所以说货币疲软不一定保证就业,正如货币坚挺绝非必然导致失业一样,关键要看所定币值是否真实反映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率、国家财政预算、对外贸易形势,以及本国产品的竞争力等。通过综合分析近3年来欧盟这些方面的数据,表明欧元充份体现了欧盟的整体经济实力,因而对欧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稳定使企业和经济人可以从长计议,增强投资信心,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再生产规模和能力。稳定使自由贸易得以制度化持续发展,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欧洲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自1999年欧元问世以来,欧盟的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由当初的10%(1999年超过1800万人)回落到2001年的7.6%。法国1999年的失业大军高达250万,占就业人口的11.1%,目前破纪录地降到200万以下(8.8%),年降幅达15%。

最后,欧元带动并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实现欧洲联合,建立一个泛欧联邦式合众国是欧洲数代人孜孜以求的理想。欧洲一体化进程从发端时起就含有这种强烈的政治意愿,只不过限于时局等主客观条件的考虑,“欧洲大厦”的设计者们采取了一种务实的态度,选择了“先经济、后政治”,“政治经济化”的发展道路,但无论如何,他们从没有放弃欧洲政治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欧元的意义如同业已建成的欧洲关税同盟、欧洲统一大市场,都是推动欧洲迈向统一的手段。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其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欧洲经济与货币的联盟,同时正式启动欧洲政治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开始从“政治经济化”自然过渡到"经济政治化"阶段。正是在这之后,欧盟非常明显地加大了欧洲政治合作的步伐和力度:任命原北约秘书长索拉那为“欧洲安全先生”,专事欧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为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准备筹建一支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和5000人的欧洲警察部队,并实行统一的欧洲逮捕令制度;中东欧12个候选国的入盟谈判进程将于今年底结束,至迟在2004年着手接纳第一批新成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最近任命坚定的欧洲统一派、德高望重的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为欧盟体制改革委员会主席,足见其推动欧洲联合的决心和意愿。

欧元带动并促进欧洲联合的另一个重要现实是,3亿多欧洲公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欧盟,关心欧盟,因为共同的货币意味着共同的国家,这种特有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才是未来“欧洲统一神殿”的永久基石。法国《发展》周刊(Expansion)2001年底进行的一次抽样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法国人对欧元持积极欢迎的态度。64%的受问者相信欧元将促进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认为欧元保证了价格的透明度,使消费者收益的高达71%。另有54%的受访者认为欧元将增加欧盟各国人民之间的凝聚力。

2.2 欧元促进世界走向多极

前面我们主要从欧盟的角度讨论了欧元的积极意义。其实,欧元的影响早已超越了这个范畴,以欧盟厚实的综合经济实力做后盾,以《马约》、《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和《欧元的法律地位》等一系列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法律文件为保障的欧元必将给世界经济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

2.2.1 欧元将提升欧洲在新世纪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和贸易集团,面积为319.1万平方公里,人口3亿零4百万。它的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8.8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32%,高于美国的27%,人均产值1999超过2万美元大关,其经济规模和实力可见一斑。

再以对外贸易为例。据欧洲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2000年世界总出口额达5.4万亿欧元,其中欧盟名列前茅,为9379亿欧元,占18%,高于美国的16%(8374亿欧元),日本的10%(5183亿欧元)和加拿大的6%(2985亿欧元)。

同一年,欧盟的进口比重仅次于美国(1.34万欧元),为1.03万亿欧元,占世界贸易总进口的18%,遥遥领先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参见下表:

国别和地区

2000(10亿欧元)

所占份额(%)

欧盟

1026,8

18,0%

美国

1343,0

23,5%

日本

409,0

7,2%

加拿大

285,0

5,0%

中国

243,8

4,3%

香港

233,7

4,1%

其余国家和地区

2167,6

38,0%

全球

5708,9

100,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组数据涉及的仅仅是欧盟的对外商品贸易。在新经济大潮的直接影响下,欧盟的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正借欧元的东风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可以确信,欧元必将进一步带动欧盟旅游业的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例子便是实施欧元后,在欧元区12国内旅行的人不再需要兑换货币,从而省去很多费用和麻烦。随着欧元的全面流通,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潜在效应也将得以充份发挥,如内外需求扩大,交易成本底,风险小,投资更具吸引力,消费者信心回升等。总之,欧盟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一态势极大地提升了欧盟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进程中的地位。

2.2.2 欧元挑战国际货币体系

虽然二战后建立起来的“黄金-美元本位制”,即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早已不复存在,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力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以及国际金融交易中,绿钞分别占48%、61%和83.6%。所以说,欧元挑战国际货币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挑战美元。现在的问题在于欧元怎样打破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

首先,在国际贸易结算方面,欧元将向美元优势发起强有力的冲击,并将很快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计价货币之一。如前所述,欧盟区内贸易已由过去的60%上升到现在的近80%。欧元将毫无疑问地取代各成员国的货币,首先成为这部份贸易的统一结算单位。我们还知道,欧盟在世界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中均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以欧盟各国货币计价的进出口份额分别达到36%和27%以上。完全实现欧洲统一货币后,相信这部份贸易也将自然改用欧元计价,原因在于进出口商们可以借此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与外汇风险管理有关的费用,提供竞争力。倘若进一步分析欧盟目前的主要贸易夥伴,我们更会发现,一些国家和地区与欧盟有着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货币的和政治的渊源关系,如中东欧12国本来就期待早日加入欧盟,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多同德国马克建立了联系汇率,德国马克并入欧元后,特别是这些国家加入欧盟后,使用欧元计价将是顺理成章的事;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与欧盟建立了制度化的双边特殊经贸合作关系,如地中海沿岸的马格里布联盟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3国,中东的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等,他们的中长远目标是同欧盟构建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在此大背景下,欧元肯定会成为双边贸易的计价单位。欧盟的第三类贸易夥伴包括位于非洲、加勒比海与太平洋地区的69个发展中国家(通称非、加、太国家)。他们历史上都曾是欧盟国家,主要是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等的殖民地,因而与欧盟有着广泛的社会、文化和特殊的经济利益联系。所以欧盟一直把该地区视为其拓展对外经贸关系的重点,并同这些国家签订了优惠贸易协定,即著名的洛美协定。随着欧元的投入使用,这一部份的贸易将由原先的以美元、法郎或马克结算逐步转换成用欧元计价。最后,不应忘记的还有法非金融合作区的14个非洲国家。他们虽然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但一直维持西非法郎与法国法郎的联系汇率。根据欧盟有关决定,该固定兑换机制可从今年1月起自动转换成与欧元的联系汇率。凡此种种,都为欧元充当国际贸易计价货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现实可能性。有学者乐观地估计,英国、丹麦和瑞典不可能长久游离于欧元区之外,他们一旦加入欧洲经济货币联盟,30%的世界出口贸易将以欧元结算。

欧元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比重越大,它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它的市场信誉度也将随之不断攀升,其直接结果便是各国对欧元的持有量的增加。而且,即便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免受货币动荡之苦的需要,世界各国的央行也都会或多或少地筹措部份欧元资产,作为外汇储备的一部份。这样一来,欧元势必在国际外汇储备方面成为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具体地说,以往全世界都需要美元计价、储备和支付,这使得美国可以直接用本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任意借贷而不必担心任何的汇率风险。一旦发现负债太多时,美国又可以无所顾虑地自行决定美元贬值,等于由别国替它还债。欧元问世后,美国的这套帽子戏法将不再绝对灵验,而且弄不好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长期的巨额外债和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会使市场和消费者对美元失去信心,转而吸纳保险系数更高的欧元。

据欧洲学者预测,在全球未来的外汇储备结构中,欧元和美元很可能平分秋色,各占40%,其余为日元、瑞士法郎等。国际储备货币将由此形成“两驾马车”制。

客观地说,欧元近期内尚不能在国际金融领域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首要原因在于欧盟国家的金融市场过于分散,规模太小,最大的法兰克福交易所其交易量也只有美国纽约交易所的8%。虽然欧盟国家的国债市场相加,债券和股票总额约有2.1万亿欧元,超过美国,但同样是因为不集中,难以形成合力冲击美元。不过,随着欧元在欧洲的全面流通,这种情形必有所改变,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的银行、股票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合作联合在所难免。

三、结束语

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开放,正以“坚定而又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进程。它与同样处于积极变革中的欧洲联盟始终保持并发展着日益紧密的经济贸易和政治关系。有鉴于此,笔者就以欧元对中国的影响作为本文的结语。

3.1 欧元推动中欧经贸发展

1999年,欧盟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中国的第3大贸易夥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4大进出口国。欧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和设备供应商。

前文说过,实现统一货币后,欧盟区内的汇率风险将减少乃至消失,交易费用也将随之降低,这为欧盟扩大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创造了条件。据欧洲统计局的资料,2000年欧中双边贸易为955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新货币的信用,欧洲中央银行必定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欧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这其实也正是《马约》赋予欧洲央行的首要使命。欧元的坚挺自然会增加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有利于扩大中国对欧盟国家的出口。此外,就欧盟各成员国政府而言,实现货币统一后,他们可减少为防范货币投机和金融危机而要留存的外汇储备,用节省的这笔资金扩大国内外投资;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货币统一直接意味着投资汇率风险的减少,这有利于调动他们对外投资的积极性,而且欧元的稳定与坚挺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将目光转向能源、交通和通信等长线基础设施产业,这些又恰恰是我国实施开发西部战略所急需的项目。稳定而坚挺的欧元同样会吸引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到欧洲投资,如购买欧元债券等。

3.2 欧元促进中国外汇储备结构调整

笔者以为,欧元对中国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莫过于促使我国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使之更趋合理和安全。

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已超过2400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始终占绝对优势。这种相对单一的外汇储备结构显然不够合理,也欠安全。一旦美元汇率波动很大,甚至贬值,我们的外汇储备将面临冲击,招致严重损失。欧元的出现为我国实施储备资产多元化提供了良机,创造了条件,其实也是势在必行。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元的国际垄断地位,如今欧元打破了它的一统天下,并有能力与之抗衡,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主要国际货币。于此情形,及时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结构,适量增持欧元,降低对美元的倚重实在是一个务实且有远见的战略抉择。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利用欧元优势,逐步调整我国的汇率政策,改变那种人民币与美元事实上挂钩的浮动汇率制度。人们不应忘记,1998年的那场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诸国,其中的一个严重教训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都固守美元的固定汇率,导致本国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被索罗斯等国际大炒家乘虚而入。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

请问欧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欧盟委员会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的3大主要机构之一。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体。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首都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翌年7月25日生效。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3个共同体,统称欧洲共同体。

欧盟第一次扩大是在1973年,吸收了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1981年的第二次扩大只增加了希腊一国;1986年的第三次扩大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1995年又吸收了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入盟。2004年5月1日又有10个国家成为正式成员国: 捷克、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欧盟现有25个成员国和4.5亿人口。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的3大主要机构为: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即首脑会议,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首脑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和一次非正式会议,必要时还可召开特别会议。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6个月。欧洲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决策过程中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原则。欧盟目前正在酝酿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在绝大多数问题上采取有效多数票通过的方式,只保留个别领域使用一致通过原则;取消轮流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国制度,改为设立任期为2.5年的常设主席职位。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及欧盟首脑会议和部长会议作出的决定;向欧洲理事会和部长理事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并负责经贸等方面的谈判。欧盟委员会由来自15个成员国的20人组成,其中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各有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欧盟成员国明年增至25个后,如何分配欧盟委员会名额还在讨论中。虽然最终方案尚未出台,比较集中的看法是委员会人数过多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采取每个成员国各1个名额的办法,或把人数减少到20人以下,采取轮流出任的办法比较可行。

欧洲议会是欧盟的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并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其地位和权限正在逐步加强。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议会1999年6月经第5次直接普选产生,议员共626名。

此外,欧盟机构还包括欧洲法院和欧洲审计院。欧洲法院是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欧盟和成员国在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欧洲审计院负责审计欧盟及各机构的账目,审查欧盟收支情况。审计院1977年成立,由12人组成。

欧盟的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欧盟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兰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

欧元: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 (euro),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这次会议还决定在2003年以前组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

欧盟委员会 (Commission of European Union)

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律大街200号一座十字形的大厦内。欧盟委员会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进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欧盟委员会由来自15个成员国的20人组成,其中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各有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1999年5月任职;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1999年任职。

在欧盟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范围内,只有建议权和参与权。委员会由20人组成,法、德、英、意、西各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

委员会主席人选由各成员国政府征询欧洲议会意见后共同提名,委员会委员人选由成员国政府商议候选人后提名,按此方式提名的委员会主席和其他委员需一并经欧洲议会表决同意,然后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根据“马约”,自1995年起,委员会的任期为5年,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

欧洲议会 (European Parliament) :是欧洲联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并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大厦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1999年6月第5届议会的议员共626名。

欧洲法院:设在卢森堡,是欧盟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

欧洲审计院:设在卢森堡,成立于1977年,由12人组成,均由理事会在征得欧洲议会同意后予以任命。审计院负责审计欧共体及其各机构的帐目,审查欧共体收支状况,并确保对欧共体财政进行正常管理。

欧盟早期是由哪三个组织构成?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简称欧共体(EC)。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重要。

欧盟是什么意思a

欧盟委员会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的3大主要机构之一。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体。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首都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翌年7月25日生效。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合并3个共同体,统称欧洲共同体。

欧盟第一次扩大是在1973年,吸收了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1981年的第二次扩大只增加了希腊一国;1986年的第三次扩大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1995年又吸收了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入盟。2004年5月1日又有10个国家成为正式成员国: 捷克、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欧盟现有25个成员国和4.5亿人口。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的3大主要机构为: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即首脑会议,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首脑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和一次非正式会议,必要时还可召开特别会议。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6个月。欧洲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决策过程中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原则。欧盟目前正在酝酿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在绝大多数问题上采取有效多数票通过的方式,只保留个别领域使用一致通过原则;取消轮流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国制度,改为设立任期为2.5年的常设主席职位。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及欧盟首脑会议和部长会议作出的决定;向欧洲理事会和部长理事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并负责经贸等方面的谈判。欧盟委员会由来自15个成员国的20人组成,其中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各有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欧盟成员国明年增至25个后,如何分配欧盟委员会名额还在讨论中。虽然最终方案尚未出台,比较集中的看法是委员会人数过多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采取每个成员国各1个名额的办法,或把人数减少到20人以下,采取轮流出任的办法比较可行。

欧洲议会是欧盟的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并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其地位和权限正在逐步加强。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议会1999年6月经第5次直接普选产生,议员共626名。

此外,欧盟机构还包括欧洲法院和欧洲审计院。欧洲法院是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欧盟和成员国在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欧洲审计院负责审计欧盟及各机构的账目,审查欧盟收支情况。审计院1977年成立,由12人组成。

欧盟的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欧盟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兰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

欧元: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 (euro),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这次会议还决定在2003年以前组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

欧盟委员会 (Commission of European Union)

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律大街200号一座十字形的大厦内。欧盟委员会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进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欧盟委员会由来自15个成员国的20人组成,其中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各有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1999年5月任职;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1999年任职。

在欧盟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范围内,只有建议权和参与权。委员会由20人组成,法、德、英、意、西各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

委员会主席人选由各成员国政府征询欧洲议会意见后共同提名,委员会委员人选由成员国政府商议候选人后提名,按此方式提名的委员会主席和其他委员需一并经欧洲议会表决同意,然后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根据“马约”,自1995年起,委员会的任期为5年,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

欧洲议会 (European Parliament) :是欧洲联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并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大厦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1999年6月第5届议会的议员共626名。

欧洲法院:设在卢森堡,是欧盟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

欧洲审计院:设在卢森堡,成立于1977年,由12人组成,均由理事会在征得欧洲议会同意后予以任命。审计院负责审计欧共体及其各机构的帐目,审查欧共体收支状况,并确保对欧共体财政进行正常管理。

附:欧盟理事会的决策表决机制:

作为欧盟主要的决策和立宪机构,欧盟理事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倾向于尽可能采用“一致通过”表决机制实现决策。但这一机制在实践中并不容易执行,特别是随着欧盟成员国数量的增加,“一致通过”表决机制的运用越来越困难,于是就产生了“简单多数”表决机制和“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其中“有效多数”表决机制成为欧盟理事会的主要表决机制。

一、“一致通过”表决机制

在一些意义重大的问题上,欧盟理事会采用了“一致通过”表决机制,其范围主要包括:外交与安全、内政司法、税收、宪法事务、社会保障机制、能源、文化、工业和与发达国家签署协议等。

二、“简单多数”表决机制

“简单多数”表决机制主要用于对程序性决定进行投票表决。欧盟每个成员国只有一票,一项决定以赞同票的多少决定是否被通过。

三、“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欧盟理事会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由来已久。1987年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9年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条约》都进一步扩大了“有效多数”表决机制的适用范围。目前,在涉及内部市场、某些教育事务,以及环境、消费者事务和欧盟区域发展基金等问题时一般都会采用“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欧盟理事会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又分为以下三种:

一、日前正在使用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在这个表决机制中,欧盟15个成员国视其在欧盟中地位和影响力的不同,分别拥有两票到10票的表决权。欧盟理事会的总票数为87票,有效多数为62票。这种“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将运用到2004年5月1日。

二、扩大后使用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自2004年5月1日10个准成员国加入欧盟。至同年11月1日,欧盟理事会将使用过渡性表决机制。但从2004年11月起,欧盟理事会将采用《尼斯条约》中规定的新版“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即总票数为321票,有效多数为232票并能够代表一半以上的成员国。

三、正在制定中的“有效多数”表决机制

欧盟正在制定的“欧盟宪法”对“有效多数”表决机制又有更新,要求有效多数能够代表一半以上的成员国和60%以上的欧盟人口。欧盟计划从2009年11月起执行这一表决机制,但目前欧盟成员国和准成员国对该表决机制存在很大分歧。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