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人版权意识的养成,很多网民愿意为音乐、小说等付费,意味着在线音乐平台春天来了?我看未必在线音乐。
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6.08亿,较2018年底增长3229万,占全部网民的71.1%。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目前有近六成用户愿意在内容质量满意的前提下为内容付费,内容付费占数字音乐总收入的比例已接近六成。
不管是腾讯音乐还是网易云,众多音乐平台的版权限制越来越严。以前可以试听,若喜欢下载下来就付费,而现在连试听也要花钱,一些老歌也收起了费。
用户愿意付费的前提是喜欢,就像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在腾讯音乐旗下的三大音乐平台上线,不到12小时,销售额就突破了1500万元。
用户付费也要考虑服务,一味地划圈占地,而不注重口碑,用户今天可以付费,明天就能放弃。
而且现在版权意识虽然养成,但网络盗版还未杜绝,还有四成的用户有待开发。在线音乐平台的春天还有些迟
千万千万不要相信这样的鬼话。
什么叫为好声音付费?真正的标准是,更多人为了听音乐,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硬件。
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会在手机耳机之外,购买额外的耳机呢?
所有人都知道,相比手机耳机,一条百元耳机带来的提升都大不一样,但是几千元几万元耳机带来的提升……相比逊色很多。
甚至,那么一点感受的差异,绝大多数人是听不出来的。
连硬件设备的提升,都有那么多人不愿意,随之带来的“付费音乐”的爆发,这只不过是原来弥补免费时代的后果罢了。毕竟,本来音乐就不是免费的;而且古代,音乐本来就是奢侈品。
没有经过市场调查和用户需求调查,就随便根据看到的情况来拍脑袋,这是做企业绝对的大忌。如果不能深入了解产业的发展历史,以及用户的底层动机,那么做出的产品,也是一个流于表面的产品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