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女儿情歌曲原唱,我是拾叁月录音棚,我们正常录歌一般一首歌个人完成时间在2-4小时,很牛逼的基本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差点的也遇到过六个小时的,合唱的话,录几天的也有。不要以为一首歌几分钟就会很快完成,一首歌能保证整首歌音准节奏一点不错一遍过的几乎没遇到过,另外录音师还要你有感情,所以一般几个小时很正常
感谢邀请!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本人第一次进录音棚是30多年前,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县文艺工作队郭吉新老师创作的一首冬不拉齐奏曲《赛马》,在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音乐创作大赛中获奖。上级部门要求将该曲录制出来并在自治区广播电台播放(那时候没电视,能在广播电台播放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们乐队一行十多人,三把小提琴、一支竹笛、一架手风琴、一架扬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若干把冬不拉以及打击乐等,浩浩荡荡出发了。(县文工队不讲究什么编制,有什么人才就用什么乐器)
那时候我县没有直达乌鲁木齐的交通工具。必须先坐大巴到哈密,再乘火车前往乌鲁木齐。尽管那时道路坎坷不平,大巴车摇摇晃晃,走哈密一百多公里要走一天时间,乘火车也要两天时间。但一路上大家兴高采烈,笑声不断,大家都笼罩在喜悦的气氛中。
山沟沟的娃娃第一次集体出远门,别提有多高兴了。很多人是第一次去首府,一路上看见什么都感觉新鲜。
我们要去的是新疆广播电台录音棚,记得是一幢很大的房子,墙特别厚,门也特别厚,里面的墙皮都是疙疙瘩瘩凹凸不平的装饰。进入录音棚后感觉不适应,里面静悄悄的,一点也听不到外面的嘈杂声。和人交谈时,感觉声音不是从对方口中发出的。
录音棚分为监听录音室和演绎大厅,中间有一道玻璃窗,录音师通过玻璃窗指导和通知演奏或演唱者同步进行录音。
演绎大厅又分为若干个小房间,将不同的乐器分开。我在小提琴组,我们三人每人头上带一个耳麦,要求演奏时听着里面的节奏进行,头顶上吊着话筒。
在录音棚演奏和在外面演奏感觉完全不同,自己好像听不到自己的琴声。录音师告诉我们音不准,让我们调弦,但最终没调准,还是录音师来帮我们调准的。
开始录音时很难达到要求,一遍一遍的录,不知录了多少遍,大家才进入状态。录音师时不时让我们去听自己演奏的声音,结果把自己吓一跳,平时可以滥竽充数,现在却后悔莫及。
早上进去直到下午才离开录音棚,出来后大家都感觉精疲力尽,没精打采,没有了刚来时的兴奋劲头。
这首齐奏曲《赛马》虽然不长,但演奏者水平有限,按照专业要求录音,肯定有很大差距。所以,录制时间长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录音,才明白了录音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通过录音,才知道自己演奏水平有多么糟糕,多么经不起检验。
通过录音, 才知道我们演奏员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回家后过了一段时间,从广播里听到了我们自己演奏的节目。尽管录音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但还是感觉挺欣慰的,一是为老师的作品感到自豪,二来这毕竟是我们山沟沟里的娃娃们最高水平的发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