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齐秦专辑,喜欢齐秦的朋友们,大家最喜欢他的哪些歌曲?

发布时间:2022-08-11 02:36:46

在中国的流行乐坛齐秦专辑,有一个乐坛标杆式的人物,他凭借着俊朗的外形与狂野优雅的气质,成为港澳台,大陆乃至东南亚众多歌迷追捧的偶像,他用洒脱或深情的歌声见证和陪伴了几代人的青春,他是音乐界的一个传奇、乐坛的一棵常青树、一个时代的音乐符号、一位真正受大众爱戴的音乐唱作人---来自台湾的流行歌手齐秦。

1985年齐秦的个人专辑《狼的专辑》一经问世,风靡香港台湾。随后又漂洋过海,流入中国内地,在祖国大地的各大大学校园传开,声名远播,从南往北,从东向西,刮起一阵齐秦龙卷风,所到之处,狼啸不断。在这以后,齐秦又不断的推出《外面的世界》《大约在冬季》《冬雨》《往事随风》《夜夜夜夜》《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等无数传唱度很高的经典金曲,至今还是众多歌手模仿的对象。近三十年来翻唱过模仿过齐秦的音乐人,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包括孙楠、老狼、刘欢、韩红、羽泉、屠洪刚、杨坤等等,可以这么说齐秦是足足影响了两代人的偶像。

年轻的时候听齐秦的歌是一种享受,现在再一次听他的歌,则品味到的是沧桑历尽后的心灵的慰藉,他的歌声陪伴了我们的青春,感谢我们的生活中有你变的更加精彩,小哥,永远支持你,支持你的音乐。

华语T2(第二梯队),倒嗓严重,早期业余,手术后蜕变,完美情绪化混声金属芯和支撑。

齐秦,对他的印象作曲多于唱功。关于唱功,记得比较深的是早期齐秦和王杰的Live比较深刻,齐秦和王杰PK,感受到了王杰更为强大,将齐秦全面压制。

齐秦(早期),明显处于声带较薄,同时又严重高喉位的代表歌手。而高喉位必定伴随着一定的腹腔支撑不足,无法构成基本的发音点上挂和腹腔支撑,胸声点缀的稳定共鸣腔体。因为在发音点上挂和腹腔支撑做打底的基础上,喉位是具有一定的对抗趋势,而良好的喉位,是一切的起点。而齐秦不具备。

以齐秦(早期)最高质量的专辑为例,他的A#4、B4、C5的音高,基本上都是以严重高喉位挤卡作为代价。但即使有严重损伤声带的代价,单音质量也并不高。而从Live水准切入的话,齐秦的表现力有些拉胯,不论是乐感还是咬字,还是音准,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早期的咬字,严重虚浮,没有支撑概念。

但如果将视线放在中低音区,不涉及换声点之后的话,齐秦的优势又十分明显——声带偏薄,具有完美明亮度和颗粒感,甚至不需要较好的发音点概念,齐秦的音色就天然具有辨识度。但若深度探索,还是因为缺乏了一定的支撑,导致了他的中低音内容度很低,偏向纤薄没有力量感。和王杰恰恰相反,两人都是高喉位挤卡的代表,但是显然王杰吊打了齐秦。

王杰是以咽音倾向为主,甲杓肌完美天赋和腹腔的完美支撑,提供了A4-C5的真声力量金属芯,内容很扎实。

齐秦是以发音点靠前,缺乏厚度的高喉位为主,有强烈的声带拉扯和胸声过载,不具备腹腔支撑提供的声线厚度和深度,声线纤弱,咬字落在嘴皮子上,而不是共鸣区的咽音感。

在2005年左右,齐秦因为倒嗓严重导致了手术,手术之后反倒是唱的更好了。不论是腹腔支撑还是金属芯和混音能力,都有本质性的提升。估计是这次手术,让齐秦开始注重演唱的科学性,进行了针对性学习和训练,完成了蜕变,开始在手术之后开始发光发热。

齐秦唱功最好体现的歌曲是《中国新歌声》Live版的《夜夜夜夜》,不论是情感张力,声线支撑,技巧运用,金属芯展现,都是极为完美的存在。但是因为已经经历过倒嗓,真声质感不可避免的有些偏低。但恰恰是如此,具有了忧郁的沙沙质感,本质上只要掌握了演唱的科学性,可以开发出适合自身的唱法音色。演唱科学性一定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科学性才具有开发个人唱法的基础 。

以下,简单以音色、音域、腔体三点作为唱功分析的切入点;

1:音色;齐秦的音色,天然具有辨识度。这源于较好的声带构造——偏薄。偏薄的声带,在中低音上,具有比正常厚度的声带更为突出的明亮度和颗粒感。

但这种构造同时具有一定的弊端——甲杓肌能力较弱。声带越厚,甲杓肌维持真声金属芯的上限就越高,声带越薄,混音的甲杓肌环甲肌平衡态就越难以维持,这会影响到换声点之后的所有音区质量,而这正是齐秦早期最大的问题。

基于音色优势,造成的甲杓肌能力不足,齐秦不可避免走上了高喉位挤卡的道路。相比之下,和齐秦一样属于声带偏薄具有音色优势而且音域偏低的歌手有:张信哲。同时也能感受到,声带偏薄但是具有完美混声和换声技术的林志炫的强大。

当声带构造的优势足够大时,很显然,真正声乐方向是应该注重于腔体影响对于音色的修饰,齐秦就处于忽略状态。所以,齐秦实际上是不具备较为复杂的音色修饰技巧的。唱的显得直来直往。以音量的大小作为了个人的对比张力,但实际上职业歌手的音色技巧比齐秦展现出来的要多得多。

不论是大众都熟知的真假声转换,还是至今仍然在流行的声带边缘化,还是胸声渐强的力量感,以及混声金属芯的超强声压压迫感,以及弱混的空灵感,头声的和音,咽音的乐器化,这些高级音色技巧,齐秦早期都是不具备的。

一直到,因为高喉位造成了不得不手术解决的问题后,齐秦开始注重科学性和音色修饰。认知到对于演唱而言,腔体修饰对于音色的可塑性远远大于本身的声带构造。

这时候,齐秦在坚持训练下,展现了极为专业和自称体系的音色修饰唱法。

1:爆发音色-强混金属芯。

《夜夜夜夜》之中的“想问天问大地”之中的“天”字,就是比较完美的强混金属芯。具有完美的穿透力,和力量感,以及不错的声压表现。虽然相比于林俊杰、林志炫,齐秦的强混声压依旧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是相比于齐秦倒嗓之后的柔美忧郁音色,这样的金属芯,爆发力已经可以说:不多不少,完美契合。

2:主歌音色-忧郁柔美-声带边缘化。

《夜夜夜夜》的主体声线柔化,就是声带边缘化的倾向。但同样,齐秦并没有按照同质化的完全体技巧移植,而是有一定的波动取舍。声带边缘化的程度并不高,以圆润感的柔化为主,但缺乏一定的气声。从个人音色的角度考虑,有较大的特色,避免了一定的技巧同质化。

3:真声渐强-力量感递进。

这是建立在腹腔支撑的优势上,甲杓肌有了跟随胸声参与的力量波动,有波动就有可控的余地。将可控范围的柔化和力量感握住,就能创作局部的真声渐强和渐弱效果。

手术之后,齐秦的音色雕琢主要就是以上三种,至于更高的技巧,受制于声带构造,齐秦并不具备。

2:音域;齐秦理论音域:B2-E4-A4-C5;

齐秦质量音域:C3-F4-A4;

在音域上,齐秦从A4之后的高音区,并不具备高质量共鸣能力。尤其是早期,就连CD之中的所谓Bb4、B4、C5的质量都极为低下,充斥着大量高喉位挤卡。这种做法和后期倒嗓手术是有着因果关系的。

从音域能力上讲,早期的齐秦在唱片公司的引导下,是有过较为喜欢飙高音却又不自知高音质量的阶段。这导致了他的音域能力实际上单音质量较低。大体上又分为了早期和手术后期两个质量迥异的阶段。

早期:

C3-C4:发音点过于靠前,明亮度较高,内容度较少,偏向尖锐化,纤弱化,不具备腹腔的底层泛音气息支撑。虚得很,像15年后的网络唱法。

C#4-F4:喉位上抬,音色开始偏向紧张,但是胸声参与度较好,具有一定的真声质量和厚度,加上本身的声带偏薄的明亮度,配合一定程度的发音点上挂,反倒是整体单音质量较好。

G4-A4-C5:高喉位挤卡,喉位高的吓人,单音质量不可听。

后期:

C3-C4:倒嗓程度后,发音点靠后进入上颌窦,明亮度降低,厚度和共鸣感完美,具有一定的声带边缘化柔化倾向,但是不具备气声,总体体现忧郁音色。同时腹腔支撑完美掌握,具有低音共鸣,质量完美附带情绪化。

C#4-F4:腹腔支撑,真声渐强,细腻且轻盈。

F#4-A4:完美强混,金属芯质感,上颌窦共鸣较大。属于一个点缀的加花音色。

后期,因为处于倒嗓之后,F4以上的高音,都是一个加花点缀的地位。并没有早期那种飙高音造成的大量F4以上咬字。副歌集中于E4最为最高频率音。

总体而言,就单音质量上,齐秦的前后比对,就是业余和专业的差别。早期的音色优势过大,忽视了太多的科学性和健康性。

3:腔体;不再论述早期的弊端,以后期,也就是齐秦如今的唱功,作为简单的阐述。

1:腹腔。

手术之后的最大进步。有腹腔支撑,声线透彻、具有空间深度,共鸣力度处于可控范畴,是高级技巧的支柱。而没有腹腔支撑,容易导致漏气,导致无法以高音的腔体倾向对抗高喉位。如今的齐秦拥有较好的腹腔支撑。

2:胸腔。

齐秦的胸腔能力,较为一般。或者是他的声带优势较大,不需要一般歌手为胸腔点缀做出较大程度的努力。声带偏薄,甲杓肌天生较弱,导致了混声金属芯的极限停留在了A4,只能说福祸相依。任何一个天赋都是具有一定的牺牲。

3:咽喉部技巧。

一般,具有一定程度的声带边缘化和声带压缩,但是两者的程度同时都不是很高。但这种不高的状态是在倒嗓之后,本身就是已经被剥夺了大部分的可塑性。所以,从基本上来说,齐秦处于早期具有天赋,但缺乏相应教育的可惜型歌手。

其中的世纪难题——喉位对抗,齐秦深受其害,导致了高喉位的严重倒嗓。

4:面罩共鸣。不具备。

面罩共鸣,齐秦并不具备,仅仅具有一定程度的上颌窦开发和金属芯。对于蝶窦、额窦的控制力并不强。

5:头声和音,不具备。

总体而言,齐秦是一位比较可惜的存在,他的声乐意识觉醒于倒嗓之后。但同时也可侧面的展现他的天赋,即使倒嗓之后,他依旧保持着A4的高质量金属芯爆发。

相比于早期,倒嗓之后的齐秦才是具有专业唱功的歌手。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